第305章 大明牌“劳斯莱斯”、北方出事了(求订阅!)(1 / 2)

“对,就是这样。”

朱克臧拿着工匠们刚打制出来的一叠从下到上逐次变短,又略为翘曲的钢条,满意点头。

“再将弹黄片的中间铆合,隔半尺再加一个铁框固定。”

“是,小的这就去做。”为首的工匠忙应道。

零部件是昨日便打制好的,几名工匠熟练地在钢条上打孔、铆接、安装固定框架,一支八十厘米长的钢板弹黄很快便有了雏形,与后世汽车上常见的减震装置颇为相似。

大明制造总局的工匠们多少都认识点字,能看得懂工业图纸,也经过工艺标准化的训练,但朱克臧这个微操帝,还是有点不放心。

于是,朱克臧手把手地指导了他们两天,大明第一根车用减震黄很快就有了眉目。

当然,这是给马车用的。

其实这钢片减震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把几层钢片铆合在一起,并留有一定翘曲度即可。

熟练的铁匠一天就能打造出好几副来。

不过这东西虽然简单,却是后世之人经过反复改进才优选出的最佳结构,在十七世纪时根本还没有出现过,绝对属于这个时代的高精尖科技。

另外钢片减震黄对材料要求也极高,若用普通的铁来制造,不但弹性极差,而且用不了多久便会折断。

朱克臧为了打造这东西,还专门令人从承天府炼钢厂运来了优质的钢材,才解决了材料问题。

在工厂另一边,工匠们正在安装一只带轮子的“大木箱”,工作显然也已进入了尾声。

那木箱前面装有车辕,轮子有半人来高,正是一辆马车的车厢。

与大明时下常用的两轮马车不同,这车有四个轮子,通过两根轴安装在车架上。

最为独特的是,这车架前后各自分开,用一根纵轴连接在一起,车子的两个前轮能够沿着这根轴左右摆动。

这是一辆标准的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比两轮马车有不少优势,比如载重量大了两三倍,不需要马匹费力维持水平方向的平衡,行驶平稳等等。

不过由于四轮车在转向的时候左右两侧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如果将车轮直接安装在车厢上,就会造成转向时外侧车轮卡在地面上的尴尬状况。

好在这个问题用个简单的车架转向结就能解决,通俗说来,就是将前车轴独立分开,用纵轴连接在车架上,转弯时前后轮独立偏转,转差的问题就自然消除。

其实华夏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种结构的车子,多用作大型货运车。

不过由于两轮车对起伏不平的道路适应性好,加上造价低廉,两轮车始终是东方人的首选,以至四轮车的转向结构也逐渐失传了。

朱克臧此次出于迁都和运货的需要,便抽空带工匠们试制了四轮马车。

对了,集装箱早已在黄履庄的主持下,研制成功,新款四轮马车,就是为了适配集装箱才开始研发的。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