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安一时纸贵(1 / 2)

汉颂 镜前门 4172 字 2023-03-19 加入书签

讨论结束后,刘彻单单让公孙弘一个人留了下来。

他将新的职官任事提到了公孙弘面前:“御史大夫张敺已向朕提了辞呈,朕也知道张敺精于武备而拙于文事,履职行事,颇多不便,所以再担任此职未免会使他有些煎熬,于是朕允了他的辞呈,但三公之席留有空缺,爱卿以为何人可继任呢?”

公孙弘想了想道:“陛下以为汲大人如何?此人可否?”

“这两人是怎么了?”

刘彻心想。

前不久,他们还当面相互诘难。

其实,公孙弘已看出了刘彻的意思,遂直截了当道:“陛下一定想起了汲大人前不久在宣室殿当着您的面诘难臣的事了。

其实在臣看来,此正是汲大人可敬之处,他说的确定有道理。

臣事后细细想来,汲大人的指责虽有些过分,然臣寒酸过度,也有损我朝声誉。”

“哈哈哈,朕看出来了,二位爱卿皆为性度恢廓之人。”

刘彻尤其看重公孙弘的谦恭和谨慎,更不存在犯什么大错,尤其是在主父偃一案中,更让他感受到公孙弘的严以律己和清廉奉公,从不讲法理之外的私情,于是他对谁接任御史大夫之职便心中有数了。

刘彻认为,就处置国事的能力而言,汲黯确实在公孙弘之上。

但他太刚直,锋芒外露,位列三公之后,协调朝野多有不便。

相比之下,公孙弘就更成熟些。他不仅学识渊博,政风端庄,处事中庸,而且在许多场合都从容淡定。

他的年纪是大了些,可如果朝廷全是年轻少壮,有那么一两个老者在旁,会使他的决策更稳妥,更完善。

至于丞相那里,他除了点头同意之外,大概是不会提出异议的。

等主父偃的事有个了结,就让公孙弘走马上任,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

朝政上的事已经让刘彻焦头烂额,至于李敢制纸一事,更是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一月之期的五天以后,李敢才被刘彻召进宫中。

能被称作“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自然有其重大突破性作用。

刘彻初一接触,再一使用,便对纸张赞叹不已。

“朕要令将作大匠陈复将这造纸术推介至天下,你觉得是否可行?”

您都开口了,有啥是不行的呢?

李敢欣然道:“纸之最大作用便是文明的传播,臣以为不仅要推介至天下,还要以此物为媒介,将我大汉之各类工巧经史传到蛮夷之地,无论北胡南蛮西戎东夷,受我大汉熏陶,久之必能四海咸服。”

四海咸服,好大的口气!

不过朕喜欢……

这个构想不正合他一直想要但艰难推进大一统之观念么?

若是有了纸的助力,文明传播起来的确会更加方便。

刘彻将纸揉合成团,再铺展开来,除了有些褶皱,竟是完好无缺,没有一丝残破。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