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吴牛喘月(1 / 2)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皇帝在帐中接见了太史慈与吴匡,太史慈出众的仪表让皇帝眼前一亮,在简单说了几句话之后,皇帝便伸出了橄榄枝道:“如今天下板荡,正待有识之士匡扶汉室,你武略出众,不知可愿意入军中效力?若是愿意,可先在我身边做殿前羽林郎,留待后用。”

在皇帝身边做郎官,整日得见天颜,以后一旦外放军中,那就是实打实的简在帝心的人物。比如说赵云、侯折,庞德等人都是殿前羽林郎出身,如今都在各军中担负要职。不仅如此,在皇帝身边担任羽林郎,还能够近距离接触国政,熟悉朝廷的大政方略,这也是一个极为宝贵的经验。

太史慈在刚才见过南北军的不同寻常之处后,早就有所意动,如今更是坚定了留在长安的心思,当即应承了下来。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殿前羽林郎是皇帝身边比卫士还要亲近的护卫,无不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将才,把这些人长期带在身边,耳濡目染,不仅能培养感情,还能向他们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以及朴素的民族主义。这些羽林郎将会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个个的外放到军中,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军队里的中坚力量,为皇帝牢牢把握住刀把。

太史慈能亲自受到皇帝的接见已是殊遇荣恩,得了皇帝封赏之后,他便自觉的待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而皇帝此时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弘农郡典农校尉吴匡的身上。

吴匡,兖州陈留人,曾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在何进死后,他在悲痛之下受到了当时的奉车都尉、董卓之弟,董旻的教唆,举兵杀害与他有宿怨的何进之弟,车骑将军何苗。然后在董卓入京,将禁军收入麾下的过程中立下功劳。尽管他付出了这么多,出于各种原因,董卓始终没有把他当做自己人看待,在军中的地位连徐荣都比不上。

幸而也正是如此,他最终躲过了王允对董氏余党的清算,被皇帝一体赦免,甚至还调任典农校尉。

有徐荣、段煨这两个曾依附董卓、如今却镇守一方的成例在前,吴匡心里同样是抱着向皇帝尽心报效的想法。不仅在弘农任上对军屯一事处理的极为妥当,与郡守刘艾相得益彰,而且还在弘农张琰、张晟叛乱时挺身而出,以麾下数千屯田兵击破了上万贼寇,保护了皇帝在河东平叛时的侧翼。

徐荣、段煨之所以能在皇帝手中得到信重,主要是因为徐荣在历史上早有名声、段煨有清白家世以及皇甫嵩的保荐,这也是皇帝敢信敢用的原因,饶是如此,也是对他们二人闲置观察了很久才使其有现在的地位。

吴匡虽说表现还不错,但他擅杀上官何苗,间接帮助董卓掌握雒阳禁军这一点,皇帝就不是很喜欢。当然,这并不是皇帝现在关注的地方,皇帝关注的,是吴匡背后的家世:“听说你的兄弟与益州牧私交很好?他如今尚在何处?”

这话让吴匡措手不及,他心里也明白,皇帝既然都这么问了,肯定是知道些什么,再隐瞒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招致祸患。于是他没想多久,便坦然答道:“禀陛下,臣兄确与益州牧刘使君交好,当初孝灵皇帝重开州牧,益州有黄巾贼寇马相等人,聚民数千,杀官攻城,破坏三郡。臣兄担心刘益州孤身入蜀,恐遭险难,故而带全家以及部曲随之。”

“当初随刘焉入益州的朝官、士人不止一个两个,云集景从,看来刘焉很有声望啊。”说到这里,皇帝嘴唇突然有些干,于是一手拿起茶碗,另一手用衣袖遮住半张脸,一口气把茶水喝掉一半。

皇帝轻描淡写的神情和语气让吴匡有些慌张,刘焉当初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所以才放弃了远遁交州的想法,打着平马相叛乱的旗号求得了益州牧。当时陈留吴氏与刘焉交好,眼见天下丧乱,不仅同样是看中了益州有天子气的话,更是看中了刘焉汉室宗亲的身份,想效仿邓氏随光武入河北的故事。

可谁知道时过境迁,衰微的朝廷居然挺过了狂风暴雨,在皇帝手中另开一方天地。这让吴匡想起来更是为当初自己家人的选择而感到后悔,此时见皇帝似乎有兴师问罪的意思,他有些心虚的说道:“唯,据臣所知,当时除了家兄因通家之好,故而入蜀以外,还有侍中董公。不过董公本就是益州广汉人,年岁已高,当时是顺路结伴。”

皇帝手里把着茶碗,神情有些冷淡。

吴匡眼神一抖,立时补充道:“此外,好像也有些蜀郡士人,或是思念桑梓,或是忧心家乡遭遇兵燹,故而与刘益州同行。”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