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州城虽然有很多房屋,但建奴还是喜欢睡帐篷。
他们觉得这样舒服,暖和。
众人都很奇怪,不知道聪古伦格格和莽古尔泰出去说什么。
聪古伦格格走到大帐中央,对众人道:“我刚才对莽古尔泰阿哥说,也许天地会有办法救父汗的病!”
聪古伦格格话还没有继续往下说,所有人就愤怒了,一起骂聪古伦疯了,怎么能想出来找仇人救命,就是死了,也不能找仇人。
聪古伦格格没有料到众人的反应那么大。
想接话也接不上。
聪古伦格格对于宝军的医疗水平有所了解。
聪古伦格格觉得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其实天地会也未必能治疗努尔哈赤的病。
努尔哈赤的病属于多种病并发症。
天地会目前的医疗水平,连民国西医的水平都达不到。
中医、西医是目前国内医学上两大学派的统称。
自清末民初,由于国民不自信等等原因,中医开始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西医。
至于反对中医的意见专家大有人在。
首先中医历史,“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
这个名词真正被人民所熟悉,则是鸦片战争前后。
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所命名。
此外,过去国人又称“汉医”“传统医”“国医”,加以于西医区别。
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
追溯历史,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在3000多年前殷商甲骨文中,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
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
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大多数国人印象中,中医诊断简单,无非是用中草药治病,或者经络脉象及针灸等治疗。事实上,这种认知极为偏颇。
中医同样重视临床医学,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也重视外科手术,比如三国时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时至晋代,中国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并传入国外。这一时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
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明代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
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
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希腊古典医学是西方的古代医学源头之一,与中医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倾向于从统一的整体来认识机体的生理过程,可惜几乎断了根。现代西医的源头起源于阿拉伯医学。
阿拉伯人对医学的重视。公元7世纪起至其后的一、二百年间,阿拉伯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其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技术及文化成就,即使在帝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保持领先地位,直至到欧洲的文艺复兴。
大大推动了那个时代的医学进步和发展,甚至是现在的世界的主流医学---西医学。
直到17世纪以前,阿拉伯人拉齐兹《医学集成》和伊本??西拿《医典》等医学著作,一直被用作欧洲医学院的教科书。
拉齐斯(865-925)又作拉齐,著名医生和化学家,巴格达医院院长,在外科医术中有很高的成就,串线法就被认为是他发明的。
是他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总结了当时从希腊、波斯、印度吸取的医学知识,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东西。
伊本??西拿发现了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阐述了胸膜炎和多种神经失调症,他把心理学应用于医学治疗,他还发现污染水和土壤可以传播疾病。
他的《医典》内容十分丰富,记载了760多种药物性能和临床经验,代表古代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
他不但采用了希腊、印度的药物,还收载了中国产的药物。他还采用了泥疗、水疗、日光疗法和空气疗法。在诊断方面,他很注意切脉,他将脉搏区别为48种。
从12世纪到17世纪,这部书被西方医学界看作权威著作,本人也被欧洲人视为“医王”。
这一时期,大量阿拉伯医学被翻译欧洲各国文字,中国医学也被阿拉伯传入了西方。
事实上,中世纪欧洲医学乏善可陈,因为发源于2500多年前古希腊的古代西医几乎断了根,再加上宗教的影响导致巫术盛行,医院是宗教性质的且大部分医生是牧师,对医学的理解依赖于宗教信仰多于依赖科学基础,从而在整个中世纪几百年间欧洲大陆死亡达到2亿人。
直到伊本??西拿的医典传入西方世界,给他们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并最终促成了早期现代医学的产生。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西医逐步由经验医学转变为实验医学,以建立人体解剖学为标志,17世纪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
其标志是哈维发现血液循环。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牛痘接种发明,使人们认识到免疫学。欧洲从树皮中提炼金鸡纳霜用于治疗对当时人类威胁最大的疟疾,在19世纪初期,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到19世纪末合成阿斯匹林。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