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逼上梁山。
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有的是为生活所迫,有的是在现实社会走投无路,有的,则是被梁山上的人设计,同样让他们走投无路。
当然,也有一些浑水摸鱼的,或者想着来梁上谋求更大的富贵,但这些人还是少数。
大部分,都是被逼上去的——不管是自己作的还是别人作的。
宋江也是这样。
大赦榜上无名之前,无论是宋江自己的想法,还是宋太公的期望,都不是落草为寇,所以即使晁盖他们盛情相邀,宋江也只能‘十动然拒’。
只要等上几个月就行了,干嘛还要跟他们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
毕竟宋江跟他们不一样,刀头舔血的日子,别人有高强的身手,他可没有。ii
每一次被抓,别人都是打出来,像武松到了孙二娘的地头,反而是他反客为主让对方求饶,而宋江……如果不报名号的话,估计就要被王英这样的山大王“拿心肝做醒酒汤”多少次了,这种经历也让他害怕。
浔阳楼题反诗,是一个大转折,而这一段,也是李雪刀在水浒里演技的巅峰之一。
当年看剧的时候,宁远就感觉这段特别有感觉——那时候他只是看个热闹,而后当了演员,开始琢磨这些东西后,越发觉得这里太厉害了。
张寒予演技是未来公认的,但即使他,在拍新水浒这段的时候,如果拿这部分来对比,也依然要被李雪刀吊打。
当然,这不仅仅是演员个人的问题,也有编剧和置景,导演安排,以及后期处理的问题……等等很多方面,不能全算在张寒予身上。ii
虽然很多观众觉得张寒予演的比李雪刀有英雄气概多了,但关键是,原著中……宋江有英雄气概么?
宁远个人觉得,张寒予的形象,演林冲,甚至武松都更恰当,但演宋江,形象上就不符合——面黑身矮。
黑好办,但矮……在水浒中,估计也就比王英高点了。
而张寒予,在大众的心里一直是硬汉的正面形象,最不济演林冲那样豹头圆眼内心怯懦的也行,但偏偏宋江……有忠义的正面,也有虚伪的负面,那种小吏的姿态,张寒予也没演出来——这个同样不怪他,新版本就是这么改的,让宋江高大了。
毕竟到了那个时候,作为收视基础的观众的审美,也发生了改变,比如轻松,比如俊男美女,压力都那么大了,阴谋伪善就少点吧。ii
真要按老版选角来演,对于收视方面就有风险。
事实上,单看收视来说,新水浒的确比其他三部名著的翻拍成功多了。
至于内涵神马的,并不是翻拍的目的,不像央视当年,之所以策划拍四大名著,只是因为看到国外诸如莎士比亚名著人尽皆知,而国内却丝毫没有相关影视作品,所以才立项。
绝大多数影视翻拍,都是为了利,只要看电视那批人喜欢就行。
在张寒予饰演的浔阳楼题反诗这段,主要通过他个人内心旁白的方式,来诠释心理过程。
甚至在处理上,张寒予这版还在镜头中穿插着回忆画面,比如跟老父的对话、刺配金印这些过程,来彰显他内心的变化。ii
除此之外,还配了个乐。
可这玩意儿……不仅没能锦上添花,反而还显得累赘,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甚至还有不少观众觉得……这配乐有点吵,都听不太清张寒予那沙哑的旁白了。
所以,宋江的情绪、心理变化,都是通过旁白、回忆画面和配乐……这些演员之外的内容来呈现。
而这,本身就比李雪刀的台词表演,和肢体语言的诠释落了下乘。
更何况,想要霸气,李雪刀的《横空出世》里可丝毫不差,只不过这里的宋江并不是那样的人,他只是忠于原著还原而已。
当然,在表演上也有差距,张寒予喝多了越喝越愁,而李雪刀喝多了,越喝越狂。
酒壮怂人胆,而这正好跟他后来上梁山前后呼应,否则愁了哪还有野心?ii
但新版蒙太奇的手法来回切换,到最后张寒予忽然又开始狂了,猖狂大笑,如果单看还没觉得什么,但要跟李雪刀的版本对比,就会觉得跳跃得突兀,缺少一个递进过程。
其实新版导演鞠觉亮,跟老版水浒的制片张记中很熟,两人合作了射雕、天龙等多部剧,而锅就出在编剧温豪杰身上,因为他自己就说了,不让宋江那么窝囊,要把他塑造成大英雄。
宁远想说的是,既然这样那你拍个毛线水浒,自己去写一部不就行了,你那么能,怎么不让宋江不接受诏安,最后杀到赵家脚下然后战死,不更英雄?
宁远看到他们在布景,以及调动外面的水车准备降雨,就赶紧来到楼上抢占有利位置,晚了就挤不上了。ii
这种学习观摩的机会,可不多。
楼上的陈列很简单,而且在架设的摄像机画面里,李雪刀个人就能占据将近一半,很突出。
而新版水浒里,楼上摆了几张桌子不说,每张上面还摆满了酒碟饭菜,虽然看起来真实,但却显得凌乱,算是画蛇添足。
这几天,李雪刀都很少跟宁远说话,似乎从那时候起,他就开始往人物身上靠,就为了今天这场戏。
开拍前,李雪刀就跟导演探讨过很多次,从说词,到表现,再到置景和取景,以及拍摄方式,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正因为此,这场戏不仅陆涛,总导演张绍林,总制片任大惠和主任张记中都来了。
虽然也有很多人想上来,但都被导演制止,怕有点响动干扰李雪刀表演,也影响收音。ii
就连宁远,要不是李雪刀出声,也得下去。
楼上布置了两间,以竹制镂空门帘相隔,李雪刀坐在门帘那头,而摄像机就架在门帘这头。
光线,就是李雪刀那边、窗框外昏暗的天空透进来的。
门帘那边的布置,除了李雪刀外,就是一张四方桌和两张太师椅,干净利落不喧宾夺主。
李雪刀站在门帘外的左手边,这边看过去就是他的一个侧影。
从画面上看,就像是剪影,人和桌椅成了黑乎乎的轮廓,看不分明,但正因为这样,李雪刀的动作却更明显了。
这场戏,有一半要进行长镜头拍摄,不仅是长镜头,画面也不会挪动,所以摄像师很省事,把机器架在那儿,他在一旁看着就行了。ii
在宁远曾经看过的这版中,这个地方就是李雪刀一个人的独角戏,而且没有配乐,只有外面沙沙的雨声,不仅不吵,反而在李雪刀说词的时候,有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显悲凉。
李雪刀微微佝着腰,举着杯,当他咳嗽一声后,场记打板,摄像师开拍。
这边所有人都不吭声,连呼吸都慢了下来。
长镜头,尤其是这种像话剧表演般的长镜头很难得,台词、节奏和表演都要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