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李昕睁大眼睛:“也就是说,这些文士,其实是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许多想法和看法,其实代表着无数的地方人士...”
“你能想到这一点,不错。”李笠拿起一本书,晃了晃,“书籍,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而文人,可以看作民意的载体。”
“朝廷想要对地方上做宣传,想要了解地方上的民意,那就要促进交流,相互理解,办法之一,当然就是南北文人的交流。”
“在辩论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妥协,这可比执政者闭门造车去臆测民意,或者盲人摸象去猜测民意,要合理得多。”
“民意中的民,定义是什么?是大大小小的地主,正常情况下不包括黔首。”
“能读得起书的人,一般来说家境不会太差,他的师长、同学、亲友们,基本上家境也不会太差。”
“所以,能大量产生文人的社会阶层,是地主阶层。”
“这其中包括士族和寒族,或许会有个别文人,为穷苦百姓发声,为穷苦百姓争取利益,但从群体角度来说,文人群体,是必然为地主阶层利益说话的。”
“地主分地域,分士、庶,自己内部的利益诉求又有不同,譬如士族看不起庶族,庶族想要突破士族在官场上设置的重重障碍。”
“地主阶层内部的利益冲突,地主阶层和平民阶层的利益冲突,平衡起来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让地主阶层有一个表达自己意愿、诉求的渠道,这很重要。”
“朝廷以进行文学交流的形式,让天南地北的文人们聚在一起,以文学讨论为引子,促进相互间的交流、理解和妥协。”
“建立起一个名为学术交流的沟通渠道,这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民意表达渠道?”
李昕一开始还听得懂,听到后面就迷糊了:“这渠道....总不能成日里把他们聚在一起开会、交流吧?”
李笠回答:“当然不行,但是,交流的载体,可以是交流会、辩论会,也可以是...”
李笠再次扬了扬手中的书:“可以是论文集,可以是学术期刊,可以是报刊的时评。”
“譬如,用‘拼音法’对文字进行注音,该怎么定声母韵母比较合适?天南地北的学者,都可以通过刊物进行跨地区的交流。”
“辩论和交流,可以通过报纸、刊物来隔空进行,不需要面对面的文斗,而这些报纸和刊物,将来会成为州学、县学的必备读物。”
“让地方上的学者、学子以及读书人,了解交流、辩论的内容,并触发他们的思考,这样的交流,才是威力最大的交流。”
“当报纸和期刊成为交流的载体和渠道,再适当放宽交流的话题,譬如允许某种程度的议论时政,那么,这个渠道,不就能成为民意的表达渠道了?”
李昕这下明白了:先以文学交流搭起一个渠道,等到时机成熟,再放宽渠道的讨论话题,于是,执政者就能获取一个了解民意的渠道。
地头蛇们,各类利益群体,也有了个表达诉求的渠道。
他们可以让和自己关系好的知名文人,通过在报纸上撰文的方式,含蓄但有效(相对而言)地向朝廷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朝廷也可以安排知名文人,以“客观”的角度,对一系列施政进行“解释”,让公众正确理解。
这不是臆想,诞生了十余年的报纸,已经渐渐成熟起来,完全可以承担这样的任务。
李笠见侄子想明白了,不忘补充:“规划是这么个规划,实行起来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而且,这一切的前提是军事胜利,朝廷只有牢牢控制住河北,才能让河北的大小地主们,诚心诚意的和朝廷进行交流。”
“如果只靠动嘴皮子就能保境安民,那些成日里高谈阔论的士族,早就统一天下了。”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