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三年,六月中旬,多日艳阳天的雒阳终于下了两日的小雨,带来了清爽新鲜的空气后,也清洗了城内无数的泥土。
城内,依如往昔,即使南方发生了肆掠荆、扬二州的乱事,对于大汉京师的百姓而言,依旧没有太多的干扰,他们往常做什么,现在还是做什么,唯一可能不同的,那就是百姓之间街头巷陌的传言,所谈论的话题不同而已。
“听说伏巴郡带兵一月平黄贼之乱,南方大定,真名将也!”
“那‘戾龙’此番又屠了多少?”
“兄长这便错了,此番伏巴郡平乱后,只杀作恶多端者,其余叛贼皆上奏朝廷,免其死罪,反而是那陆庐江,竟上奏将数万叛贼皆斩之。”
“哦?竟有此事?”
“确凿无疑。”
“可恨!陆庐江怎有此意?百姓不得已附贼,今已归大汉,何欲屠之?”
“不知也!”
……
平城门内,两个身着赤衣的百姓,相伴一起,一边入了城里,一边相谈,他们谈论的自然是南方的黄穰之乱被平定的事情。这一次,随着伏泉彻底平定黄穰之乱后,由皇帝刘宏下旨,召伏泉带他麾下兵马一起回京,伏泉平定黄穰贼乱的前后经过,也随着百姓传播,传到了雒阳附近,而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成了这些百姓的林时笑谈。
当然,雒阳的平头百姓在讨论自己的事情,这是伏泉根本不知道的,此刻的他却是带着麾下的军队一路行军,终于来到了雒阳城外三十里。
自从接到旨意,伏泉一方面尽力处理战后诸般事务,最重要的便是舒县城外那伏尸遍野的汉军和叛军的尸体。命人一一将这些尸体全部火化,汉军的单独烧毁,有人知道姓名的就择地立衣冠冢,无人知道姓名的就立一个无名墓碑,至于叛军,全部放在一起火化便好。
虽然舒县汉军对于伏泉下令火化十分不满,反对声居多,但是在伏泉说出城外尸体腐烂严重,在这夏日炎炎里,可能会导致大疫发生时,他们个个都闭上了嘴。毕竟,人都是怕死的,真要让他们冒着死亡危险,依旧坚持风俗,显然是不可能的。
幸好,伏泉最担心的士气并没有发生,庐江一郡并无疫情发生,舒县也是安然无恙。之后,随着诸般事宜一一完成,伏泉随后便带领所部近两千步骑会合前番留于枞阳一部、以及荆州甘宁一部兵马,算上轻重伤兵,共两千八百余人,浩浩荡荡的往雒阳而来。因为刘宏的旨意里,点名让他将本部参战过后的板楯蛮兵带过来,这倒是让伏泉有些不解,同时心中隐隐有所期待。
毕竟,按照大汉的传统,外兵可不是轻易就能出境,更何况是入京了,终究谁也不能保证外兵是否绝对忠诚?想想看后世,每一次外兵入京,多数都伴随着不平静,若是外兵将领够忠诚也就罢了,可若是将领有所异心,那对于中央王朝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最简单的,在真实历史上,袁绍等党人忽悠何进调董卓等外兵入京,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汉王朝彻底崩溃的开始。当中央军一旦压制不过外兵,掌控中央军的皇帝也就如傀儡一般了,而现在,刘宏竟然让伏泉带外兵入京,这可是一件了不得事情。
自光武中兴以来,能带外兵入京的都是屈指可数,本朝更是只有“凉州三明”有这资格,多数人却是即使他们打了胜仗,通常也是皇帝让那些主要将领入京,同时赏赐钱财货物给兵卒便可。
现在刘宏让伏泉带兵入京,显然这里面有着深意,至于是什么,他也不得而知,只能说明刘宏对他有大用,这也是让伏泉期待的原因,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大汉一郡太守,再对他有大用的话,那绝对不是一般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