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那一份最平常不过的奏疏,刘健整个人彻底怔住了。
他的眼睛睁得很大,持着奏疏的双手也在微微颤抖着。
通商银行……无息贷款……百姓手里有了银子,危机暂缓……
这一个个字眼,就如同带着锋芒似的,直刺的他的双眼逐渐泛红。
“刘公,怎么了?”户部尚书周经问。
刘健没有作声,仿若没听到似的,挪动视线至那奏疏的右侧,再度审视起来。
越看越是惊心,以至于到得最后,他仿佛痴呆了似的,许久未能回神过来。
“刘公?”
李东阳也凑前上去,简单一扫,整个人的呼吸也跟着凝固了。
跟着,一份奏疏在内阁穿了个遍,三位阁老、六部九卿皆呆呆的,一片死寂。
足足过了近两刻钟,谢迁一声叹息:“大势已成啊……”
房县百姓的问题,随着那通商银行提供的无息贷款后,解决了。
百姓们手里有了银子,即便诸多物品价格贵一些,大概也买得起,至少日子可以正常过下去了。
这么大的问题被解决了,与房县的十余万百姓而言,当然是好事。
可与这朝堂而言……却未必然。
房县是除了京城外第一个推行新税法的地方,同时也是第一个免除农税的地方,眼下,又成了第一个无息贷款之地!
如果综合来看,这三件事,岂不就相当于三把锋利的刀子,砍在了这大明……甚至包括这朝廷的软肋之上?
“前两日,陛下还教我等商议解决房县百姓的问题……”李东阳喃喃着,面色寂然。
可不就是?
陛下那边数日未早朝,且郑重强调叫百官商议解决之法。
这天下之大,正在受难或者即将受难的百姓何其多?怎么就盯上房县一个地方了呢?
盯上房县也就罢了,这边教百官想法子解决房县的问题,而在房县当地……那通商银行直接提供了无息贷款?把这个事给解决了?
这……什么个意思呢?
“确实是个极好的法子啊!”
许久后,刘健出声道:“房县之难,在于诸多物品价格过高,在于百姓手里没有银子,先前我等多是盯着控制诸多物品价格,却是有些短见了……”
说着,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
因为教百姓手里的银子变多……太难了,也很难实现。
就如北宋那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由朝廷出面贷款给没钱耕地的百姓,表面上的出发点当然是极好的,可实际,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
那青苗法,本身是由朝廷推行的,执行者自然也是朝廷以及各地的大员。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
谁又能保证在借钱给百姓的过程中,下面的人不会中饱私囊呢?
例如地方官将钱借给了乡绅,百姓们去借钱……没了,借钱的额度用完了,都借出去了。
百姓们缺钱,自是要想法子去拆借。
找谁借去呢?
那诸多乡绅!
跟着诸多乡绅便以百分百的利息,甚至二三百的利息,借钱出去。
这例外核算起来,非但不能解决百姓的难处,反而使得百姓们更难了。
所以,综合的看,借钱给百姓,教百姓们有钱使用……是不大现实的。
然……
此事由通商银行出面,便又截然想法,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