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一月后,萧恒终于寻到了仙竹山。这仙竹山乃是海边的一座孤山,远离人烟,主峰平台仅十余里长宽,四周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石柱状山峰。
其中,最高的石柱上迎风站立一白袍、白发、白眉、白髯老者,正目不斜视,凝视着远方蔚蓝的海天。萧恒飞到近前行礼道:“这位道友请了。敢问可是竹山七闲前辈么?”
那人闻言转身打量下萧恒,道:“在下正是竹二。不知道友寻我何事?”
萧恒道:“在下萧恒,乃是一介散修。听闻仙竹山有七位前辈对修道见解颇深,特来求教。”
竹二闻言点头微笑道:“原来是来论道的萧道友啊。还请随我到闲竹居见过其他几位道兄。”说罢,便运起斥灵之术,踏空缓缓而行。萧恒连忙紧紧跟随,他这才发现,这竹二放出的罡气金黄粘稠,显然是软化期的修为。
二人有说有笑,不一会便来到主峰上的一片翠绿竹林外。未进竹林,萧恒就听到有琴、萧之声传出,时缓时急、时有时无,并无章法。但仔细听来,却是和风中竹叶的“沙沙”声附和得恰到好处,仿佛是在与竹林同歌齐奏一般。
竹二见萧恒听到乐声先是眉头紧皱、若有所思,随后很快便露出了释然、赞赏之情,不禁微笑地点了点头道:“萧道友这么快就听出了其中玄机,真是悟性极高之人啊!来来来,随我进闲竹居吧。”说着,便领着萧恒进了竹林。
翠林中修竹成荫、纤叶铺地,却不见道路、房舍,全然好似无人居住一般。二人没走多远,便看到有两人盘膝落叶之上。其中一中年男子身穿白袍,散发披肩、黑髯及胸,膝上横放一张素琴,乃是阴阳期的修为;另一人是个青年汉子,全身赤裸,仅以草裙系在腰间遮羞,竖握洞箫,看不出修为,应该是个体修。
这两人见萧恒来到,均停了演奏。竹二介绍道:“大哥、五弟,这位是萧恒萧道友,特地来此欲与我等论道。适才在竹林外,萧道友片刻就听出你们曲中玄机,实乃是悟性极高之人啊!”随后,他一指那中年男子,对萧恒道:“萧道友,这位是我们的大哥竹一,那位是五弟竹五。”
双方行过礼后,竹一道:“欢迎萧道友来到陋居……”
萧恒看看四周空空竹林,哪里有什么洞府院落,不禁面露疑惑。
竹一见状笑道:“道友不必奇怪,我等七人,以竹林为家,这片林子便是闲竹居了。”
萧恒恍悟道:“原来如此,诸位隐士高人,行事果然与众不同!在下才疏学浅,‘论道’二字实不敢言,此来乃是虚心向七位前辈求教的。”
竹一道:“道友过谦了,你即聪颖,所疑之事想必不同寻常,若我碰巧有幸知得一二,自当与道友探讨。请道友发问吧。”
萧恒点头道:“好,敢问竹一前辈,您为何修道?”
三闲闻言,相顾一笑,道:“我们没有修道的理由,所以我们不修道。准确的说,应该是我们只是把练气打坐当做放松、安神的手段,修为的提升已经不是我们的追求了。”
这个答案真是大大出乎萧恒的预料。他没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和自己一样找不到修道理由的人。
竹一接着道:“在一开始,每个修道之人都有他修道的理由,我们七个也不例外。但时间久了,经历得多了,挣扎得多了,得到得多了,失去得多了,人就难免会迷失了方向。当初的追求和最终的所得,总是不一样的。人生就像是去找寻乐土的航船,当发现彼岸的乐土只是个虚无的传说时,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就再也没有航行下去的理由了。这很正常。”
萧恒道:“所以你们就隐居在此,不问世事?那你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呢?”
竹一道:“修道之人元寿长久,当尘缘已尽、羁绊消散,剩下的,也只能是寄情于山水了吧。虽然不再修道,但曾经的修行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益处。像辟谷能让我们摆脱尘世的束缚;御空能让我们来去随心;仙识能让我们更敏锐地去体味自然。如今,我们就在与自然的对话和感悟中度过。比如我喜自然之声,尝试去感觉她、附和她;二弟喜海,经常一连几日站在山巅,看着各式各样的海;三妹喜云,总是抬头望天,时不时还要飞到云中嬉戏一番;四妹喜花草树木,一向往来于山下的密林之中,乐而忘返;五弟喜水,不但喜观水,还要到瀑布中、激流中感受水的力量;六弟喜酒,经常让四妹给他找来各种各样的灵果酿制灵酒,不过他酒量不好,喝一点就醉,现在应该还睡着呢;七妹喜静,每天就是四处走走、坐着发呆,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像这样,每天能清心寡欲、无拘无束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就是神仙生活么,还有何奢求呢?”
萧恒点头道:“前辈所言甚是,这样的生活确实惬意。但晚辈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些人能执著地修道一两千年,直至修到第四期、第五期呢?他们这样执着是对还是错?一心修道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竹一笑道:
“方才我说过了,如果一个人的缘、情、恩、仇、执、疑都已了断了,方能如我等般隐居。若有一样未了,恐怕心中都会有所念,岂能闲散渡日乎?每个人生来本就不同。各自的经历也是千差万别,对于修道的态度岂能一概求同乎?就如萧道友你,想必心中已没了修道的理由,但是仍对为何修道心存疑惑,这才访寻到我处。如你不为此问找到一个你认可的答案,恐怕永远也无法像我等一样吧。
至于修道的对错,窃以为,修道之事与世间他事无二,没有对错,仅有得失。若非要加上个‘对错’的话,那么得大于失便是对,失大于得便是错。可世间之事往往不会这么简单,因为得与失常常就在伯仲之间,很难分出个对错来。且一事对我可能重于岚山,但对你可能就轻于鸿毛。那么何为得、何为失,每个人所见也必不相同。所以真正的得失、对错只能自己思量,他人难以评说。更有甚,不少人即使对于自己的得失,也都说不明白呀!须谨记‘有得必有失,福祸定相依’。只看到一面肯定分不清得失,更无论对错了。”
萧恒听罢此言,立刻想起了当年谢非非的一些古怪言论,心有所感,当下一言不发,全心感悟。三闲见状也不打搅,都平心静气地等待。一时间竹林中只余风声响动。一炷香后,萧恒才起身,深鞠一躬道:“前辈高见,晚辈受益匪浅!晚辈想在此多停留些时日向前辈讨教,还请前辈允诺。”
竹一笑道:“呵呵,无妨,无妨。别说是停留一些时日,若道友心中疑惑尽解,愿同我们一起在这闲竹居隐居也无妨啊!二弟,你带萧道友四处逛逛,也介绍下其他弟妹。”
于是,萧恒便在这仙竹山住了下来,每日跟随七位闲人观云望海、闻水听风、醉酒发呆,体悟着其中的闲情。时间久了,他才知道这七闲原来本不相识。老大竹一,挣扎半生,最终了却了所有的爱恨恩仇,寻到仙竹山,弃本名从竹名,过起了隐居生活。之后,竹二偶然逃难来此,遇到竹一,经过竹一一番点化后,便决定舍弃尘缘,改名竹二,隐遁山野。下面的那些弟妹情形也相似,有的是偶然遇见,有的是专门来此论道,最后都留了下来。
不过,竹一所说虽然很有道理,但是却并不是萧恒所找寻的修道的理由。因此,过完三个月的闲散生活后,萧恒便告辞离开,继续他的游历去了。
向东北方飞跃南平宁海,萧恒便来到了丰泽半岛。这里是雨幕在北方的终点,因此冬季降水颇多,而在夏季,南北平宁海的海风也经常会带来阵雨。故而从空中看去,整个半岛上大小河流交织、密如蛛网,陆地反倒成了陪衬。
于是,这里的房屋也颇有特色,或用木头、或用石头高高支起,建在水边、水中。甚至有不少人干脆就生活在船上,以船为家。此地人们的出行大部分都依靠船只,就连城市也不例外。在城中穿行,大都乘一种名叫“白舢”的小舢板。半岛上盛产一种名为水籼的稻米,能在五六尺深的水中茂盛生长。这才使得丰泽半岛成为了罡武国主要的粮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