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是一部设定先行的电影。
并没有描写外星人为何而来,经历了什么,开头就用一种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了整部电影的背景。
20年前,一个巨大的不比一座城市小的飞船降临到了南非某处城郊的上空,以一种人们不能理解的科技悬停在千米高空。
人类社会对此很紧张,但外星来客既不进攻,也跟人类社会没有任何交流,不久后,人类冒险派出飞机接近飞船,打开舱门后的画面惊呆了全副武装与防护的人类。
是一群营养不良的面貌丑陋的如同大虾一般的外星生命,它们在人类打开飞船的那一刹那,被突然照进的光线弄得惊慌失措。
外星大虾的上层似乎全部死亡,所有让人作呕的大虾如同群氓一般挤在船舱内,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而且显得有些漫无目的。
它们不像是来“侵略”地球的,倒更像是逃来地球的外形难民。
人类明面上出于“人道主义”,但实际上是为了研究外星大虾,尤其是他们的飞船,所以在巨大飞船下面划出了一片区域,从飞船里面迁出了还存活的百万计的外星大虾,并在下方安置收容。
这个安置外星大虾的地方叫做“第九区”。
同时这个临时的收容所就成了隔离区。
当航拍的镜头中出现了下方一片低矮的房屋,周围隔离的围墙和铁丝网,伴随着配乐的鼓点声,贾科长已经有些明悟了为什么这部电影能被选入主竞赛单元,甚至开幕影片了。
常年纵横国际各大电影节的他自然明白欧美的政治正确。
这个种族隔离贫民窟的隐喻搭配上影片内故事发生地是南非,甚至都算不上什么隐喻了,或者说对他来讲这个隐喻是一目了然的。
哪怕政治正确日新月异,但种族议题始终经久不衰,借用外星人的题材来探讨这个问题,很冒险,但肯定能给影片加分。
事实上,影片开头确实是一副科幻大片的感觉,巨大的圆形飞船从工业设计以及视觉效果来说还挺震撼人心的。
他毫无疑问会给观众建立一种心理预期。
而在人类进入飞船看到肮脏的,令人作呕的,丑陋的营养不良的一群外星大虾的时候,这个时候原本的心理预期又被迅速打破。
确实是一部相当新奇的外星人电影。
外星难民们长的像虾,当地居民也将这些外星难民称为大虾,这些大虾平时翻垃圾靠腐食厨余为生,也会跟人类做交易,换点猫粮狗粮改善一下伙食。
这些大虾在当地一住就是二十年,还经常到城市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市民们越来越不满,于是第九区不断发生暴力冲突,甚至被暴力驱逐出城镇。
还有零星的在第九区的纵火事件发生,房屋成片的被烧毁。
城市里到处都有“非人类禁止入内”,或者“仅限人类使用”等标志,公园里,商店门口,乃至路上的交通指示牌,到处都是。
人虾矛盾经过了二十年的积累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20年的时间,让人类对这帮大虾们失去了兴趣,没有救济,没有同情,没有好奇,它们成为了这个社会的累赘。
因此联合国处理外星事物的管理部门与当地政府一起决定将外星难民居住的“第九区”搬迁到远离城市的地方,建立“第十区”,从而解决“人虾”矛盾。
而搬迁的任务交给了负责处理“第九区”问题的联合国机构,当地警方做“辅助”。
然而经过了二十年的繁衍生息,即便外星大虾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但“第九区”的总人口还是膨胀到了200万。
所以这个旨在人虾两顾同时“改善外星难民居住条件”的冠冕堂皇的措施显然不能缺少暴力来做后盾,而且肯定要靠暴力解决。
张驿便是联合国“第九区”专设处理机构派驻的代表,负责语言上的沟通与法律上的解释,属于讲道理的软的部分,道理行不通就会有当地警方与联合国的安全人员来硬的。
他和万倩扮演的妻子都是联合国“第九区”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长期在南非研究外星人,算是“外星人专家”,也确实是对外星大虾有很深入的研究。
在镜头中,张驿带着眼睛,展现了一副联合国官僚兼学者的派头,对第九区和外星大虾的习性,社会结构如数家珍,看起来相当了解。
也正是他的“大虾通”这个身份让他得以成为了这次“外星难民搬迁行动”的负责人之一。
张驿原本是动物学家,他也是用研究动植物的心态研究第九区的外星大虾,此次能跟随着安全人员深入第九区,张驿毫无疑问是兴奋的,他准备出版一本外星大虾的书,这次是获取更多一手资料的难得机会。
第九区虽然与人类世界是相对隔离的,但和人类是有密切接触的,第九区里不仅有外星难民,也有人类,他们是当地的黑帮。
大虾们可以通过贩卖他们从飞船上带下来的物资、武器来与黑帮进行交换。
虽然管理外星人事物的机构对第九区的外星武器早就进行了回收,但还是会有隐藏的武器藏在第九区,以及通过黑市流传出去。
这些看起来造型科幻的外星武器人类根本无法使用,甚至这些外星大虾们也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