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三角贸易(2 / 2)

北洋海域,一艘海船要做买卖赚钱,流程大概如下:

从琅琊港、淮口港出发,满载着冰块、以及各种手工制品丝绸、瓷器、玻璃制品、铁制品等,出海南下,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直接南下,抵达夷洲鸡笼,这是三角的一边。

海船在鸡笼卸下所有冰块,部分手工制品,收取货款以香药为主,是从广州由专门船只运输过来,再装上抵价的生口奴隶,沿着鸡笼东北方向的“岛链”,抵达琉球。

在琉球出售一定量的香药、生口,岛上土人会以海产来交换,其中有珊瑚等常见海产,还有珍贵的鲸脂。

每年的冬季到来年春季,琉球南侧海域有大量鲸鱼出现,市舶司已经在琉球设立据点,要和土人一起猎杀鲸鱼,然后熬制鲸脂,所以届时琉球的特产里,会有充足的鲸脂。

据说鲸脂就是古时所称“人鱼油”,可以点灯,是长明灯的燃料,而鲸脂燃烧起来没有烟,是很名贵的灯油。

在琉球用香药换鲸脂的海船,沿着珍珠链般的“岛链”继续东北前进,其间可以借助名为“黑潮”的洋流航行,省时省力,数日内就能抵达倭国的筑紫大岛竹斯国南端。

继续往东北走,可以抵达倭国的难波津,但因为难波津距离倭国国都很近,对方比较忌讳,所以船只在筑紫大岛南端向西北走,沿海岸航行,可抵达倭国博多港。

在那里,船只将所有奴隶、部分手工制品、香料、鲸脂卸下,换取倭国的黄金白银以及硫磺、昆布,倭国收购的奴隶,会投入到矿山,开采更多的白银。

从鸡笼经琉球到博多,这是三角形的第二条边。

在博多休整完毕的海船,满载货物出港向西航行,抵达耽罗岛,在那里,用剩下的香药、手工制品以及部分鲸脂,收购百济、新罗船只运来的海产,譬如昆布。

休息完毕的海船,走西北方向的沿海航线,抵达青州总管府最东端的成山角,返回琅琊港。

从博多经耽罗、成山角到琅琊,是三角形的第三个边。

这一趟下来,走的都是相对安全的航线,避开了东海深处的“滚涂浪”,沿途有海岸或者岛屿,可以让船只避风,可行性很高。

这样的三角贸易,船只一般是当年一月出海,回来时,是五月左右,尽可能避开风暴频繁夏秋季节,安全很多。

而一艘海船走这样的三角航线进行贸易,只要不发生海难,一趟下来,获利不低于十倍,这样的利润,足以让人疯狂。

当然,船主也可以选择简单一点的航线,利润下降,耗时也没那么久。

至于岭表需要的冰块、手工制品,以及中原需要的香药、象牙等奇珍异宝,市舶司会组织专门的船队进行南北运输,中途分一些在鸡笼,作为中转。

这些船队不参与北洋和南洋海域的三角贸易,而所有海船进行海贸时,都要在在市舶司各贸易据点的监督、引导下进行,不得恶意竞争,不得恶意压价以至于把“行情”搞砸。

看到这里,元岩放下放大镜,看着舆图和一堆资料,欲言又止。

如此规模的海上贸易,仅仅是北洋海域的“三角航线”,就使得市舶司必须配备足够的吏员和军队水师,才能确保鸡笼、琉球、博多、耽罗这几个贸易据点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航线不被海寇袭扰。

北洋海域是这样,更别说南洋海域了。

这就意味着,市舶司会变成一个庞然大物,不但要扩充人员,还要扩充军队主要是水师,市舶使、豳王宇文温已经就此上奏朝廷,请求“扩编”,并且进行“改制”。

元岩知道,因为市舶司已经带来和即将带来的巨额利润,朝廷,是无法否决市舶使这一提议的。

由此,近几年来频发举办的考试选拔,可能带来的冗员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