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隔绝中外(2 / 2)

曹睿一开始觉得这样不妥,奈何命不多时、心力憔悴,刘放、孙资隔绝中外,成日在曹睿耳边鼓吹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组合是“最佳搭档”。

曹睿觉得曹爽好像有些无能,司马懿不是曹爽和儿子能够压制的人,还想着让燕王曹宇做大将军。

奈何,昔日权倾天下的皇帝,此时不过是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刘放、孙资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为曹睿拟定诏书,把曹宇、曹肇、夏侯献赶出宫,宣布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

后来的历史,无需多言,宇文温每次看到这段历史,又想想大象二年之变,对于中书省的提防可是一日都不敢松懈。

皇帝的心腹,其效忠对象只限于皇帝本人而已,皇帝在时,为皇帝鹰犬,一秒记住域名ssc

得罪不少权贵,等皇帝即将辞世,心腹们的靠山就要轰然倒塌,面对权贵的反扑,他们是无助的。

那么这些人接下来要如何为自己谋福利或者退路,完全看心腹们的道德底线。

有人选择听天由命,譬如武帝宇文邕信任的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有人选择利益交换,改换门庭,譬如宣帝宇文的心腹郑译、刘。

刘放、孙资,还有郑译、刘这两对组合,完全只为自己,于是干扰决策、伪造圣旨,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宇文温决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即便他知道中书省的官员大多可靠,但不寄希望于对方的忠心,能够经受住权力交替之际的风云激荡。

他不想哪天,自己躺在榻上奄奄一息,却被人隔绝中外,眼睁睁看着小人们在自己面前伪造圣旨,自己却动弹不得。

所以,继对尚书省、门下省“动手术”后,宇文温对中书省进行改革。

设翰林院、枢密院二院,分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将中书省的相权碎化。

翰林院所在官署名为“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枢密院所在官署名为“武英阁”,设武英阁大学士、学士若干名。

现有的两位中书令,分领翰林使、枢密使使职,分管翰林院、枢密院,各行文、武事制诰决策之权。

平日,中书高官官及两院大学士轮流在中书省值班,昼夜轮替,皇帝下诏时,必须有两院大学士参与。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博弈,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论辩政事堂会议,两院大学士可以参与,有发言权经允许,无投票权。

内容由ssc手打更新

无论是皇帝病重需要官员在宫中值守、侍奉,还是下达重要诏令,譬如传位、设顾命大臣、拟定遗诏等,大学士们都要参与并做作见证,并且在诏书上用印。

否则,此命为乱命,伪造圣旨之人,天下共讨之。

宇文温设两院大学士参与制诰、决策,就是要从制度上降低中书省有人“隔绝中外”的可能性,顺便碎化相权,还有

他看着眼前新落成的枢密院武英阁,心中充满期待:翰林院和枢密院,可不仅仅是分权的机构。逆水行周内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