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中华帝国的全球战略布局(1 / 2)

第362章中华帝国的全球战略布局

巴尔干地区的火yào桶正在急剧恒温,意大利跟法国解决了北非的黎波里殖民地的利益划分问题,英国将意属索马里归还给意大利,俄国支持意大利在北非的殖民地扩张,这样一来,意大利跟协约国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使得意大利在未来可能的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冲突中保持中立()()。15

协约国的战略目的达到,这令德奥同盟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意大利和协约国的暧昧关系传至德国高层接受讨论,但德国高层依然认为意大利还是忠于同盟国的,尽力拉拢意大利,保持跟意大利的良好关系。

不过,这并不能缓和意大利向协约国靠拢的局面,因为奥斯曼帝国在意土战争、巴尔干战争之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英国认为夺回埃及的时机已到,于1910年12月3日大举向埃及苏伊士运河地区增兵30万,并对奥斯曼帝国声索埃及领土主权,要求奥斯曼帝国将埃及归还给英国。

法国、俄国、意大利支持英国对奥斯曼帝国开战,而土耳其不得不向同盟国求援,加入同盟国的意愿更加强烈了。意大利反对土耳其加盟同盟国,而德国希望拉拢土耳其,于是双方因此而不欢,造成意大利更加对同盟国失望,进一步向协约国靠拢。

但德国未能帮助土耳其守住埃及,从1910年12月18日开始,英法海军封锁了地中海,阻止任何国家向埃及增兵。德奥两国计划向埃及增兵,帮助土耳其守护埃及,但是意大利不合作,未能提供海军支持,结果单凭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海军根本无法跟英法海军相抗衡,增兵计划告吹。

公元1910年12月20日,英土战争爆发,三十万英军携带1300门大炮,50架飞机,30艘飞艇向开罗进军。

驻扎在埃及的只有开罗兵团4个师,因为土耳其内乱,埃及守军守旧派一直和执政的青年派不和,导致他们的军饷和武器装备未能得到更新,经费也不足,结果在开战第一天,英军的侦察机便查清了土耳其军队的布防情况,二十万英军正面牵制土军,三万英军从右翼佯攻,七万英军从左翼迂回穿chā,在飞艇的炸弹猛轰下,左翼土军第十七师被击溃,造成土军开罗防线全面崩溃。

土军不得不后撤,收缩防线,英军主力乘胜追击,于第二天占领开罗。

在苏伊士运河区的德军共有一万余人,他们虽然很想帮助土军作战,但是德国政fu在这一刻突然向英国势弱,命令在苏伊士运河的德军不得离开运河自治区,防止给英军借口攻占运河()()。

就这样,土耳其军队孤军作战,而本土的土耳其政fu青年派更是希望借英国的手除掉在埃及的这些不听话的土耳其军官们,拒绝发兵增援,坐视四个土耳其师被英军消灭。

12月24日,英军在亚历山大西南沙漠地区包围了土耳其军队残余约两万余人。土耳其军队陷入十几万英军的重重包围,突围无望,但依然抵抗。

而英军上下都要过圣诞节,于是英军统帅向土耳其军队指挥官莫腊德中将提出纳降条件,将给与投降的土耳其军队人道主义待遇。

莫腊德突围无望,苦等本土土耳其政fu军增援也变得不可能,于是率领部下投降,英土埃及争夺之战立时五天便结束了,成为二十世纪最为快速的一场战争。

埃及在土耳其手里得而复失,令奥斯曼度过痛心疾首,于是加紧了加入同盟国集团的谈判。

1911年1月初,德国顶着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反对压力,依然决定让土耳其帝国加入同盟国。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德国希望打通陆上通道,打通巴格达铁路至波斯湾出海口,从而打破英法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奥匈帝国虽然不满德国的做法,但是土耳其政fu决定不再追讨奥匈帝国侵占的土耳其领土,使得奥匈帝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不过意大利却态度十分不满,加上协约国从中挑唆,使得意大利对同盟国的最后一丝好感也消失。

当初意大利加入同盟国,主要是因为跟法国在北非殖民地的冲突所致,如今意大利跟协约国的矛盾全部解除,同盟国对于意大利的重要性已经不存在了。首发于是在1911年1月的同盟国柏林会议上,意大利明确表态,政治上继续维持同盟国的约定,但是军事上,意大利没有续签出兵协议,将不参与同盟国的集体军事行动,除非意大利也受到军事威胁()。

这样,意大利跟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名存实亡()。

德国意识到意大利已经背离了他们,但是不到最后一刻,德国还心存侥幸,因此没有对意大利施压,希望有一天意大利回心转意。

德国希望他的强大军事实力能够让意大利回心转意,于是跟英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更加激烈。

1910年,受中美两国大规模海军军备竞赛的刺激,英、德两国海军之间建造超神弓型战列舰的军备竞赛也进入了狂热状态。

英国人声称德国每增加建造一艘主力舰英国就将造两艘作为回应。传闻德国正计划从中华帝国进口更大口径主炮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超神弓型战舰,而英国也感觉到了中华帝国为希腊海军建造的16门15英寸主炮口径的变态版超神弓战列舰的巨大压力,英国海军认为德国本土没有能力研制15英寸大口径主炮,因此肯定会从中华帝国进口,于是英国海军为巩固其在火力方面对德国海军的优势地位,在新任海军大臣丘吉尔的极力主张下,英国皇家海军决定在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安装15英寸口径主炮取代原先的13.5、14英寸口径主炮。

出于保密原因实验用大炮被称为“14英寸炮”,为了赶进度15英寸口径主炮的试制与制造同时进行,炮术专家海务大臣费舍尔亲自监工,确保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舰体完工下水时,15英寸大口径主炮能够及时装舰。

由于主炮重量较大以及威力提升,所以伊丽莎白女王级比英国海军之前建造的战列舰减少了一座主炮炮塔。通过长时间对中华帝国各级战列舰的研究之后,英国海军喜欢中华帝国的4座双联装主炮炮塔在舰体前后对称采用背负式布局各布置两座的布局,对于中华帝国新式的三联装主炮布置方案,英国海军工程师们未能得到相关技术参数,所以不敢确定其可靠性,害怕被中华帝国故意误导,所以未开发三联装火炮系统。

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减少主炮以及主炮塔数量所节省舰体的空间和装甲重量,用来加强动力系统,提高防御装甲的厚度()()。

这样,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获得了8100吨的装甲重量,可以安装13英寸装甲。

原本英国海军认为英国的表面硬化钢技术不如中华帝国的中华特种钢和德国的克虏伯钢,而中华帝国的汉武大帝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和重点部位的装甲都达到了343毫米,英国的15英寸主炮勉勉强强可以威胁对方。而中华帝国使用的主炮装yào已经实现了黑索金高爆炸yào来装填,而英国的主炮弹yào还只是改进型的棉火yào,威力不如对方。这样,一旦中英海军交战,汉武大帝级战列舰的14英寸炮弹可以轻易的撕开伊丽莎白女王级的13英寸装甲。

然而,英国的政客们似乎被德国人给逼疯了,好了伤疤忘了疼,已经不把中华帝国当做头号敌人。英国议会的政客们于1909年夏天去了一趟北京,同中华帝国执政党民生党,在野党民主党和民权党之间展开的全面交流对话,中华帝国三大党派都承诺中华帝国政fu不会干预欧洲内部事务,这从中华帝国没有干涉巴尔干战争、意土战争、英土战争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中华帝国的地中海舰队仅仅装备了十几艘老爷式的前神弓型主力舰,不对欧洲各国海军产生威胁,中华帝国大西洋舰队的主力战列巡洋舰业已被部署到加勒比海,而且中华帝国的大西洋舰队的主要对手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还有,中华帝国没有跟德国续签中德同盟条约,这就是对英国的最大让步。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