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1a2轨道电磁动能炮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受限于技术理论的储备和工业制造能力的不足,就算特斯拉再有才华也做不到。
当然,对于电磁炮的研究不仅仅只有中华帝国一家,其他国家也都在研究这项技术。但他们也同样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技术理论和工业制造能力方面更落后,想要让电磁炮达到武器级别和实战部署阶段更是遥遥无期。
早在1845年,查尔斯?惠斯通制作出了世界第一台磁阻直流电动机,并用它把金属棒抛shè到20米远。此后,德国数学家柯比又提出了用电磁推进方法制造‘电气炮‘的设想。而第一个正式提第519~520章BB党们的希望和M28陆战之王出电磁发shè/电磁炮概念并进行试验的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物理学教授伯克兰,他在1901年获得了‘电火炮‘的理论专利。
到了1920年,法国的福琼?维莱普勒发表了《电气火炮》文章。几乎同时,德国的容克火炮工业公司也成立了电磁研究实验室,并且研制了用于火炮安装的电磁加速器。
中华帝国对电磁炮的研究兴起是基于对通古斯大爆炸后遗留的星际武器的兴趣,是实际见识到了这款超级武器的威力的。而西方各列强国家对电磁炮的研究还停留在科幻层面(被莫西等科幻小说作家们提出的理论所吸引),全靠一股子对合理的科学幻想来提供动力,但得不到zhèngfǔ的经费支持,因此相关研究进度和成果远远低于中华帝国在这方面的巨额投入。
不过,自从中华帝国rì益变得强大无比,中华帝国的科技经常xìng的国际领先,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发展之快,装备之先进令西方各列强国家一片羡慕嫉妒恨。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西方各列第519~520章BB党们的希望和M28陆战之王强国家纷纷加强对中华帝国的间谍力量渗透,不惜任何的代价也要获取中华帝国的相关机密情报,其中就包括关于中华帝国正在测试电磁炮的相关信息。不过,中华帝国在这方面的安保控制非常严密,他们没有得到详细的测试数据,但掌握了一些凤毛麟角的情报,经过推断后认为中华帝国正在发展电磁武器。
曾几何时,中华帝国是被西方列强欺负和公认的落后国家。知道中华帝国在科技方面掌控了先机,才取得今天的局面。西方情报界一致认为中华帝国因为有了划时代的武器研发体系才打破西方统治世界的局面,例如中华帝国海军的神弓舰、潜艇、战车、飞机等先进武器装备都是划时代的,对世界军事格局造成巨大影响。西方列强认为中华帝国在战后终止了海陆空三军装备的大规模更新计划,这背后肯定正在秘密研发下一代革命xìng的先进武器装备,西方列强不希望永远被中华帝国牵着鼻子走,应该至少在科技领域保持跟中华帝国的同步发展。
基于这种心态的西方列强,当他们捕捉到中华帝国可能在研制电磁炮武器系统的消息时,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陆续加大了对各自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从1926年开始,西方各主要列强国家陆续成立了电磁武器研究实验室,专门展开电磁炮的研究,争取不被中华帝国落下。
电磁炮本身就属于军事层面,西方各列强国家在各自的军事需求的刺激下,涌现出一大批这方面的专家。法国的电磁专家司丽德-蒙睃在1923年3月将5克弹丸用电磁炮加速到1.1公里/秒的初速。英国国立大学的查里德?马歇尔博士运用英国最新的电磁技术,把2.5克弹丸加速到了3.9公里/秒。这一成就从实验上证明了用电磁力把物体推进到超高速度是可行的。他的成就公布后,引起了各**方的特别关注,德国国防委员会得出‘未来高xìng能武器必然以电能为基础‘的结论,因此德国国防部成立了‘电磁炮联合委员会‘,协调军队、能源部、国防原子能局及战略防御倡议机构分散进行的电磁炮的研究工作。1928年,德国柏林陆军大学电磁学专家汉斯莱教授在实验室内将8克重的塑料用加速器瞬间加速至5.9公里每秒,能量室内瞬间动能达到15000焦耳,并首次实现开关装置在12毫米内启动,这项突破使得人类对未来电磁炮武器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连中华帝国电磁炮武器实验室的特斯拉等人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领域,西方数百年的科学技术积累还是非常强大的。
中华帝国人才管理委员会迅速向这些国家的数百位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发出了邀请函,请他们到中华帝国皇家科学院、北洋科技等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工作,并给予丰厚的待遇。
中华帝国又在挖西方国家的墙角,但这次西方各列强国家已经有了准备,以前他们不重视人才的储备,结果在世界大战前西方世界超过十万名优秀的科学家、技术工程师、行业专家学者等人才被中华帝国挖走,奠定了中华帝国在科技领先世界的局面。六年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各列强国家已经深知人才的重要xìng,在战后严格限制了人才外流。
尽管西方各主要列强国家纷纷竖起了防止人才外流的壁垒,很多顶尖科学家被限制出境,但是中华帝国还是通过各种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胁迫半胁迫方式迫使各国zhèngfǔ不得不允许一批科技专家们到中华帝国“出差”,这其中大部分人只要到了中华帝国,基本上就被顶尖的科研环境和工作待遇所“俘虏”,最终选择留在中华帝国发展。
中华帝国对人才的垄断和抢劫行为令西方世界很是不满,但却没有办法,面对中华帝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各国都不敢掠其锋芒,只能忍气吞声了。
光华二十八年冬,中华帝国电磁武器研究实验室从西方世界获得了这方面的大量的资料和技术专家,原本特斯拉手下只有100多人从事电磁炮研究工作,很快扩展至500多人,其中不乏顶尖人才。例如法国电磁专家司丽德-蒙睃便成为了实验室的一员,并担任特斯拉的第三助手职务。
次年三月,中华帝国电磁武器实验室经过重组之后,进行第一次电磁炮试验。mk1a2轨道动能炮装置经过大幅度升级,其蓄电池组瞬间能量达到了25万焦耳,首次实现了单极单项电能输入,长达30米的单极供电装置并联了15万个单项放电单元,回旋加速器装置对15克重的塑料模块加速,经过六次测试,平均初速达到了9.5公里每秒,试验获得突破xìng进展。
电磁炮的研发得到了帝国海军的支持,尤其海军内部的bb党们高官对于电磁炮的测试高度关注,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cv党之所以嚣张无比,叫嚣着用航母舰载机远距离摧毁战列舰,而战列舰的主炮shè程却有限,明级战列舰的18英寸巨炮经过光华二十七年的现代化改装后,倍径提升至50倍,但最大shè程也不过50公里,对于反应兵器来说,火药推动的炮弹的shè程基本上已经达到极限了,再想提高shè程已经变得很困难,罗森博格的超级大炮虽然shè程超过200公里,但是成本之高昂,体积至巨大是无法安装到战列舰上的。因此,在传统反应兵器的shè程达到极限之际,海军bb党们为了获得对抗击航母的超级舰炮武器系统,将目光集中到了电磁轨道动能炮上面。
电磁泡与常规火炮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例如:电磁炮利用电磁力所作的功作为发shè能量,不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弥漫的烟雾,因而具有良好的隐蔽xìng。电磁炮可根据目标的xìng质和距离,调节、选择适当的能量来调整弹丸的shè程。电磁炮没有圆形炮管,弹丸体积小,重量轻,使其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很小,因而电磁炮的发shè稳定xìng好,初速度高,shè程远。其速度之快,即便是远距离目标也来不及反应就会被击中。而相比明级战列舰的18英寸巨炮的攻击情况来看,重达1.8吨的炮弹飞行时间超过十几秒钟才能到达敌舰位置,这段时间里敌舰有可能进行规避动作躲开炮弹的打击。而如果换成电磁炮攻击,只需要几秒钟时间就可以了,敌舰根本来不及规避。
同样,从发shè能量的成本来看,常规火炮的发shè药产生每兆焦耳能量需10龙币,而电磁炮只需0.1龙币。而且电磁炮还可以省去火炮的药筒和发shè装置,故而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运输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更为安全可靠和方便。这点对于明级战列舰重达千吨的主炮系统,数千吨的发shè药储备来说,节省的不是一丁点的问题。一旦研发成功,可以节省八千万龙币以上。
对于bb党们来说,他们真正想要让电磁炮上舰的目的是看中了电磁炮超远程的shè程和shè速,这样在数百公里外的海面上的航空母舰就没有价值了,将会被一炮击沉。
当然,这只是他们的幻想,目前电磁炮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室外试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距离上舰实战部署就更遥遥无期了。
不过,海军bb党们对此有信心,他们正在努力延长巨舰大炮主义统治海军的时间,争取在cv党们的航母制胜论“翻身造反”之前能够得到强大的电磁炮服役的消息。
中华帝国海军有了梵净山级航母建造和中华神盾防空巡洋舰的升级计划,空军有了歼十战斗机和轰六、轰五的服役计划,天军二炮部队有了雷神15火箭弹和v系列导弹计划,对于帝国陆军而言,完成机械化改革之后,对现役的主战装备,号称中华帝国装甲三剑客的m16战车、w16轮式步战车和z16反坦克战车的升级和改进计划自然也都陆续提上rì程安排。
光华二十八年,在帝国海军、空军、天军陆续出台了装备研发和升级计划之后,帝国陆军为了得到国会给军方拨付的军费,陆军委员会也陆续拿出装备研发和升级项目。
中美战争期间,美洲大陆上爆发的大规模坦克大战中,中华帝国陆军的m16战车发挥了巨大的战斗力,在战后一度国际各国陆军所吹捧。直到海湾战争爆发,中华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凭借m16战车打得亚美尼亚装甲部队毫无还手之力,由此成为m16战车的极盛时期。
但没过多久,中华帝国插手苏伊士运河,武装介入了埃及战争,结果在沙漠战役当中,m16战车首次暴露了巨大的缺陷,在沙漠中快速推进的m16战车很快出现严重的故障,表明m16战车不适合在沙漠里长时间行动,差一点就让敌军发现,从而改变埃及战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