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
文安之最近的心情非常不好,朝廷那边岌岌可危,自己拼尽全力说服川东、鄂北的明军尽数出动攻打重庆,但却因为谭诣、谭弘的临阵倒戈而功亏一篑。
文安之一直满心盼望晋王能够击败吴三桂,确保朝廷平安,最好是把吴三桂大军尽数歼灭在云南,给四川明军一个主动出击收复甘陕的机会。但事情也可能会变得更坏,若是晋王交战不利,文安之觉得朝廷就必须要经过川西建昌向成都平原转移――若能做到的话就是丢失云贵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局面,吴三桂把西北一带的精锐清军都带走了,现在川北、陕西等地差不多都在唱空城计,只要李定国的主力没有受损,还是可以尝试反攻甘陕,若是得手就当是和清廷交换地盘了。
可是现在由于进攻重庆的失败,四川明军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向陕西发起进攻,若是朝廷迁来四川夔州一带的明军连去成都迎接的能力都没有。文安之还担忧清军会趁机向万县发展,若是清军真如此行动那耗尽了军粮储备的明军还没有什么办法作出反应――虽然文安之在万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距离收获要有很长的时间,等明军下次能够动员大军的时候,多半清军已经巩固了万县的城防。
五天前传来的一个消息让文安之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那就是云阳一带的驻军报告:丢弃在重庆城下的明军并没有全军覆没,而是有一部逃出生天,不但逃出来了还把叛变的谭弘给打垮了。
而前天传来的消息更是让文安之大喜过望,那支从重庆撤回来的军队又击败了来抢万县的谭诣,粗略估计斩首、俘虏也在三千以上,如果这个捷报是真实的,那万县暂时就没有危险,等明年明军缓过口气后,还是有机会重新予以控制的。这份捷报让好几天不思茶饭的文安之一下子就有了胃口,当天不但吃了两碗干饭,还心情舒畅的喝了一杯酒,就等着进一步的详细报告送来。
昨天云阳那里确实送来了更详细的报告,这支明军尚存两千四百余人,一起送来的还有花名册,送捷报的使者也被云阳一起护送到了奉节。可仔细询问过这个使者后,文安之的好心情一下子又烟消云散了。
“大胆狂徒竟敢冒称宗室!”虽然使者信誓旦旦地说领导他们取胜的就是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宗室子弟,但文安之对此嗤之以鼻:“我从未听说有宗室子弟来到四川,宗室子弟来了四川会不来奉节而往重庆跑吗?还恰好就被进攻重庆的袁宗第碰到了?这破绽也太多了吧?而且袁宗第根本就没和我提过,若是有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会不与我讲吗?”
话出口后文安之转念一想,来送信的这个人也是袁宗第的部下,据他说亲眼看见袁宗第和这个人交往甚密,而拍着胸脯说袁宗第已经确认此人是宗室的更是袁宗第的亲信。
“还是修书一封,问问靖国公到底是怎么回事。”文安之不打算深究袁宗第的部下的妖言惑众之罪,局面都险恶到这种地步哪里还会惩罚有战斗力的官兵呢?
不过那个冒称宗室的狂徒则另当别论,只要这里还打着大明的旗号此事就不可能装没看见,再三询问过使者后,文安之觉得袁宗第可能隐瞒了点什么,他修书一封过去问问情况,同时也是打一声招呼:若是此人和袁宗第非亲非故,那最好对此事装不知道让督师衙门自行处置。
对袁宗第文安之到没有太多想法,对方心里那点小算盘文安之也不是没有察觉,若是真有人去欺骗袁宗第的话,他上当一点也不奇怪。而且袁宗第确实如文安之所料隐瞒了发现邓名一事,袁宗第觉得邓名多半是失陷敌手了,这个时候还上报曾经发现宗室一名有何好处?
但和袁宗第不同,对于那个骗子文安之则是越想越是气愤,朝廷岌岌可危,各种妖魔鬼怪就都冒出来了,现在居然有人明目张胆地冒称宗室,企图趁着时局艰难窃取朝廷的军队,而且这个胆大包天的骗子还一直骗到国公面前去。
本来还以为能心情愉快地过一个好年,文安之一想到万县的数千军队尚在此人的蛊惑之下就感到忧心忡忡,不过从使者的话语来看,此人已经把这支军队哄骗得昏头涨脑了,若是举措不当后果难以预料。
“莫要打草惊蛇。”文安之仔细斟酌一番,决定先假装相信此人确实是宗室子弟,好言好语,甚至可以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只要先把此人稳住就好。
“二十出头的年轻骗子,应该不难对付。”在这个绝大多数人毕生都不会离开自己出生地百里、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乡里乡亲的时代,文安之不但读书识字,而且行走数省。文安之不是没有见过骗子,不过他们使出来的伎俩骗骗同样是不闻百里之外事的农夫没问题,对他来说则是滑稽得可笑;文安之同样见过假冒宗室的骗子,他们对皇家根本就是一无所知,完全是村夫的凭空想象――这个骗子不过二十出头,就算巧舌如簧在文安之的如炬法眼前又能如何?
文安之打定主意,先利用骗子的贪念把他和已经被他迷惑住的军队召到奉节来,然后毫不留情地将他的谎言当众予以揭穿,先让众人心服口服再把骗子明正典刑。这样应该是最好的处理办法,不让这个人有机会带着军队投向清廷,也不会让军中生疑,以致谣言流传。
窗外,庆祝永历十三年的爆竹声已经响起,虽然物资紧张,但是这个还是不能省的。
“新的一年啊,一定会变得更好的。”爆竹声带走了文安之心中的大半忧虑,让他满怀憧憬。
……
保宁,
李国英的新年过得并不愉快,短短十几天他经历了大喜大悲的全过程。
听说重庆即将不保时,川陕总督李国英一夜就长出了不少白发,但苦思再三也没有兵力可以派去给重庆解围,甚至连如何保住保宁都束手无策。但很快捷报传来,谭诣、谭弘临阵倒戈,谭文被杀,袁宗第远遁。看着报告的时候李国英哈哈大笑,仿佛亲眼看到文安之那张愤怒但又无可奈何的面孔。
更让李国英高兴的是,不等他下令降将去取万县作为重庆的屏障,谭弘就知情识趣地送来军令状,说是一定要堵住文安之,并为他夺取万县。
很好,李国英当即向北京报捷,同时请求北京承认二谭的侯爵爵位。
“什么前明宗室?胡扯!”
大发雷霆的李国英把王明德的报告摔在桌面上,自从他报捷的奏章发走后,噩耗就接二连三地传来,先是谭弘兵败被俘――这蠢货居然会被一群溃兵打得丢盔卸甲!李国英觉得自己是看走眼了,以前居然还会觉得谭弘值得收买。
而今天的奏报更夸张,去追击这支溃兵的谭诣居然也被杀个全军覆灭――没有功劳还要受到牵连,王明德毫不客气地把实情尽数上报给川陕总督,一点也不肯替谭诣这个实力丧尽的降将隐瞒。
本来李国英还在盘算,要用两谭的兵力防备夔州,然后全力进取成都,在吴三桂把主力尽数带走的情况下,迅速平定四川不但是大功,更能向北京充分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惜李国英的这个如意算盘被邓名打得粉碎。
“尽快查明此人身世来历!”川陕总督气急败坏地叫道,四川巡抚高明瞻弃城脱逃的事情虽然被他压住了,但迟早也会被北京得知,若是自己收复成都不但无事,甚至可能保住这个老部下,可现在不但未必能保住高明瞻,就是李国英自己都可能为此被北京斥责。
川陕总督府忙碌起来,在总督的严令下,很快就会有一批细作派向万县方向,现在对于这个凭空冒出来的人李国英变得非常重视。在最初的愤怒过后,川陕总督再次拿起王明德的报告细看,之后又把重庆送来的证人招到面前反复询问。
“两次以身诱敌,身先士卒,初出茅庐就把谭弘、谭诣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李国英本来已经让高明瞻戴罪立功进攻成都府,但现在他取消了这个命令,把注意力投向夔州府方向:“邓名,邓名,你究竟是何人?”――
今天编辑来电说成绩可以,就是书评要加强注意,又有问题帖子出现……感谢读者支持,今天更新六千字,此外还请小心评论,尤其不要涉及笔者以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