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墓志铭(感谢)(2 / 2)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Istroveithnone,

fornoneaorthmystrife;

natureI1ov’d,

andnexttonature,art;

Iarm’dbothhandsbeforethefireof1ife;

Itsinks,

andIamreadytodepart.

……

这段汉英双文的小诗真的大有来历,如今作为墓志铭配上白晓峰这样普通人的一生,真是绰绰有余。

在地球上这段小诗的原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瓦特?兰德的名篇《生与死》,但是真正让它在国内风靡一时的却是大家杨绛的这段汉语译本,这《生与死》的译本很多,最受推崇的则是杨绛的这个译本。

杨绛(1911年7月17日—2o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的文学作品,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有时明净到有些冷,但由于渗入诙谐幽默,便平添几分灵动之气,因而使静穆严肃的语言自有生机,安静而不古板,活泼而不浮动,静中有动,动还是静。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然的中和之美。

这绝对是地球上中国近代文坛巨匠级的人物,而这《生与死》的译本莫过于杨绛先生译过的最美的一小诗。

因为这小诗表现了一种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所以此文一出,地球当时的国内,便引来热爱者无数,就连杨绛先生本人也多次将之置于其作品集的卷。

所以,如今李悠扬用这样一位文学泰斗的名篇送给这个世界的白晓峰,当真是从本心给这位昔日老友最崇高的敬意和缅怀了。

但是,只送上这样的一墓志铭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并不知道这小诗的伟大之处,就算知道,那也是因为在他们眼中李悠扬的伟大才让诗也跟着伟大起来,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李悠扬现在还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或者文学家,而是一个伟大的歌者和音乐家。

所以,如今絮叨完,李悠扬准备回归自己的身份,做一件音乐家该做的事情。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