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集体议事(1 / 2)

刚刚到了寅时,大臣们就已经在午门外等候上朝了,这段时间,朝堂上的变化很大,而且不仅仅是那么简单的国策。这一点,同样也是头等大事。

“苏大人,令郎的折子可是又到了?”现在在这里议事的人,都朝苏殊打探消息,基本上每天上朝,都是在听边关的事情,至于其他的,都不在议事的范围之内。具体的原因,可想而知,只是别人都没办法说罢了。

因此,就连退朝许久,已经九十二岁的张老,也上了折子,来劝勉萧誉应当以国事为重。

“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在宫闱之中,回荡起这么一句话,大多数人都清楚,这是郑处诲所著明皇杂录的一段,所讲,皆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这些人倒是没想到萧赋会唱这么一句,紧接着,就看到殿门开了:“上朝!”

其实萧赋的这句话是有意义的,常言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果公子帆因此像张良一样看破离开,又何尝不是走上了汉高祖的旧途?虽然萧赋是在说百官起早贪黑,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但是反过来说,又何尝不是在为公子帆抱不平?

上朝的百官们当然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和萧誉不一样,他就住在宫里头,萧誉特准的一个可以在宫里住的王爷。

集体议事,不过也是这些问题,就是看公子帆的名号,这么久了,萧誉也不想耗费时间,可是真的能封侯吗?江湖上怎么想?

与其他人不一样,萧誉在意的是江湖。不过这也是他身为帝王需要考虑的,所以这个东西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议。而这样的苦衷,可以体会的并没有多少人,就是连张毅,也没有。萧赋每天在那里站着,只是感觉到无奈,可是什么也不能说,这是身为王爷的悲哀。如果自己说了,难免会让别人意会成大炙有统一江湖之心。所以他们不得不步步为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今天,萧誉没有要提出来议一议,而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他也有心不准备上朝的,也并不是非要上朝不可。

“臣有事启奏。”开口的,依旧是苏殊,其他人多见不怪了,因为每天都是他在说公子帆对朝堂有什么什么样的恩典,怎么咱们的好。说的大家耳朵都痒痒了。

萧誉看着自己的舅舅,叹了口气:“讲。”这一点人情,他还是要给的。

“边关大将苏素,近日上表。”苏殊也不说人情债了,而是把边关将领的奏章上报。

有人在底下窃窃私语:“不会是老子不成,儿子也上表求情吧!”

就听苏殊说道:“闻,大周皇帝方埖暴病身亡,太子方钰走马上任,听政一方。今日递交国书,愿互开贸市,颐养天年。”

一听这个,萧誉就坐直了,他倒是没想到,苏素和方钰还串通起来演了这么一出戏。不过笑了笑,就说道:“户部,你们酌情考虑这件事。有必要的话,就去互通使臣。”

知道内幕的那些人都强憋着笑意,低下头说道:“臣等定谨慎对待。”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