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将领正是辛云京,他手中拿的武器乃是马槊。
马槊。矛长丈八,曰槊。顾名思义,乃是马上用的长矛。
这里的“丈八”,乃是古语,即汉代的一丈两米三左右矛杆,八寸矛头。
虽然马槊的前身是矛,但不可同日而语。
马槊的威力比长矛的威力大好几筹,槊刃可轻易刺穿铁甲,在南北朝时期,马槊是为了克制重甲骑兵,而应时而生。两者造价,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因为槊杆是柘木而制,众所周知,柘木是制造弓的最佳材料。但是普通的柘木还不行。选好柘木之后,还要经过复合工艺制作三到五年之久。
以至于槊杆刀砍上去,能发出金属之音,与铁杆一样结实,又有铁杆不具备的韧性。
起初的柘木要用油反复浸泡,所以极其重。
加之前端装精钢槊首,后端红铜槊纂,一般的马槊要比同样长度的长矛重一倍,甚至更重。
一柄若有二十唐斤的马槊,非猛将不能用。
因为普通人拿着二十唐斤的武器舞动都费尽,更别说战场杀敌了,那样的武器只能成为累赘。
后期那些、演义上动辄将武器写为上百斤,甚至数百斤重。将弓箭写成数石,甚至数百斤拉力,明显是不现实的。
不论是用什么武器,都要遵循最基本的物理性能。
如后人了解到古代的士兵拿的刀还不到十斤,就会露出轻蔑之色。
因为有人想到自己小时候就能抱着十斤的西瓜飞跑了。
但若是将十斤的西瓜下面加一个手柄,双手持柄试试?
若还不过瘾,可以舞动几下,试试一个成年人倒地能舞动多少下?
一个大力士若拿着一个超过五十斤的武器上战场。若秦时张良刺杀秦始皇,让大力士博浪沙使用上百斤的锤,存在一击必杀的心思。一击不中,即便还能舞动上百斤的大锤,也没有机会了。
双臂有千斤之力的人有不少,但是没有一个猛将会傻到拿着上百斤的武器上战场,那不是杀敌,而是在送命!
辛云京用马槊刺穿那名吐蕃将领之后,直接用槊挑起那名吐蕃将领,如沙袋一样,将他丢在地上。
前后有二人,是那名吐蕃将领的奴从,瞋目扬刀杀向辛云京,想要为吐蕃将近复仇。
辛云京一挥马槊,划断一名奴从的脖颈。又用槊纂倒刺,将另一名奴从刺下马,若行云流水,面不改色,显然是在战场上驰骋已久的骁将。
周围已经没有敌人了,而后,辛云京看向已经驰来的高辰,道“百闻不如一见,我先前以为高押牙智慧,忘了你的骁勇!”
高辰的言语总是以史举例,能谋善断,又有大道理。与其他目不识丁的将士相比,泾渭分明。
高辰在战场上的表现,让辛云京不敢想象高辰是未成中男的少年。
“辛将军纵横沙场多年,我与辛将军比,相差甚远!”
高辰谦逊的说道。目光一直盯着被辛云京置于大腿上的马槊。
马槊,非猛将不能用,非贵族不能用。
也只有辛云京这种将门子弟才能拥有贵重的马槊。
一般人不能用马槊,但高辰自信自己能够轻易舞动马槊。若将长矛换为马槊,高辰如虎添翼!
就在这时,有不少吐蕃士兵从山上奔下。
“战斗远未结束,我与高押牙共同奋力!”
辛云京说了一声,然后冲向从山上奔下的吐蕃骑兵。
“当仁不让!”
高辰收回目光,面色一正。不想让辛云京将功劳全部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