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返程(1 / 2)

“数十年来,吐蕃经营九曲。在九曲之上,矗立城三座,堡垒十六座,扼制自西至黄河,东至大山的险要之地。妄想凭此十九座堡垒稳固九曲。如此,收复九曲,必要尽克这十九城堡。这也是王帅有生之年希望的。”

在前往赤岭戍堡的路上,李光弼向辛云京和高辰说道。

“吐蕃如今西制西域大勃律、小勃律及周围二十余国,在祁连山、青海一带制吐谷浑、党项等部。九曲连带西倾山,东制诸羌。西域一带,属于夫蒙灵察和高仙芝的管辖,我等无法插手。安西四镇节度使兵马只有两万四千人,还要节制西域数十国、部酋,防卫大食国,能为我河西、陇右分担的压力有限。其中,吐蕃兵力布置最多的地方,为青海和大非岭与大非川之间。这里本是吐谷浑的领土,昔日吐谷浑为西北强国,吐谷浑灭国后,尽归唐,然后归吐蕃。吐蕃为了与大唐争锋,为了保住这肥沃的养马地,往往不惜倾国之力阻止我大唐南下,高宗时大非川之战,就是一个例子。或许此时九曲之上兵马并不多,但是吐蕃能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兵马至九曲之上。收复九曲,需要一场大决战,彻底将吐蕃布置在北面战线的兵马击破,然后对九曲和青海湖逐步蚕食。”

高辰收起长矛,转化为一名谋将,侃侃而谈。

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职位是一样的。

但是在权利上,安西节度使要受到河西节度使节制,北庭节度使要受安西节度使节制。

实际上,王忠嗣对安西节度使鞭长莫及,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也会阻挠王忠嗣插手西域之事。

所以,高辰才会说无法插手西域。

高辰在积石军之时,根据地图以及自己后世的知识,已经设想过许多遍。

后世人们只记得那名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的哥舒翰,许多诗人不吝啬笔墨,尽情描绘哥舒翰的丰功伟绩。

哥舒翰不同于李光弼、郭子仪,后者是因为平定安史之乱,名垂青史。若大唐一直歌舞升平下去,李光弼、郭子仪的名气最多和王难得一样。因为时代的主角不是他们,气运不在他们这边。

是哥舒翰将大唐在西北的版图开拓到极致,差一点就将整个黄河,归入大唐。

但又有多少人记得?在哥舒翰逐步蚕食吐蕃领土之前。王忠嗣连着发动两次大会战,不仅拔除了吐蕃在北线的所有堡垒,杀敌数万,而且攻破了一直依附吐蕃的吐谷浑部。

吐蕃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全是王忠嗣的功劳!他提拔了哥舒翰,也为哥舒翰创造了成为“一代名将”的机会。

高辰一直在想象历史上王忠嗣是如何将吐蕃打的体无完肤。

可惜,高辰前世对王忠嗣知之甚少。或是史书在对王忠嗣记载的不太清楚。

“战场之上,波诡云谲。高押牙从未见过王帅,竟然知道王帅几分心思。不错,王帅已决定在青海一带对吐蕃用兵。而且如你所说,准备倾河、陇之力,进行大战!”

李光弼惊异的看着高辰,这名少年在刚在还在跃马于万军之中,所向披靡,转瞬间讨论军机,头头是道,对于各方各面的局势分析的异常清楚。

难道这就是天生奇才?难道这是注定成为霍去病的将领?

“希望我能见证王帅盖古之韩信、吴起的那一刻!”

高辰开口说道,声音中有隐晦的叹息。

“我想我们皆能参与到大非川之战之中,这一次,大唐不会输!薛仁贵,是十年前的王忠嗣!今非昔比,大唐不怕吐蕃再出现论钦陵!一起努力吧!”

李光弼扬声说道,将即将到来的大战,比喻成数十年前的大非川之战。

王忠嗣的境界,很少有人能达得到,正值壮年的李光弼,对功名充满了向往。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