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王二十年春,三月,曲阜儒教大贤儒士杨本初,率弟子七十二人,离开学宫,游学天下。”
周书史记载。
……
齐鲁边境,崎岖不平的官道上,一辆牛车,缓缓而行。
牛车上,拉着满满一车的书籍。赶车的是一位身穿青衫的俊秀少年。
车前车后,还跟着许多身穿青衫的学子,以及扶老携幼,满脸风霜的逃难饥民。
这些人都是从卫国出奔,逃往齐国避难的卫民。
这一行青衫学子,正是从鲁国出来游学的杨轩和其众弟子。
众人行了一路,眼看着天色已晚,只好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寻了一处避风的山坡,安顿休息。
杨轩等人都是修行者,吃不吃饭,没什么影响。
但跟着的难民,却只是普通人,不吃饭是要饿死人的。
于是,杨轩带领弟子们,开始帮助难民埋锅造饭。
一番忙活后,这数百饥民,狼吞虎咽的吃过一顿简单的饭羹,躺在山坡避风处睡下。
看得出来,连日奔波,这些人早已疲惫不堪。
今日得杨轩等书生学子相助,总算是能够睡个安稳觉,一个个刚一倒头,就传出了轰隆隆的鼾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杨轩坐在山坡高处的一块大石上,指着眼前睡倒的难民,向周围的学生讲道。
众学子围坐在杨轩周围,听到这句话,不由开始思索。
跟杨轩出来游学的这七十二人,皆是正儿八经的书院弟子,并无申家子弟。
他们平时在书院六星星界中修炼,何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此,对杨轩这句话,颇有感触。
“是啊,不出来体验一番凡人的生活,还真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深意。”
有弟子领悟,不由感慨着附和道。
“修行,修行,既要修,还要行。一味闭门苦修,不了解世间疾苦,永远也领悟不了大道的真意。”
杨轩又道。
此番,他的收获其实更大。
降临此间十四年,他其实也一直在闭门苦修,并未真正体味过世间疾苦。游学这些天,见到了这九州大地上的烽烟战火对百姓的荼毒,他深有感触,平定天下之心更坚。
这时,忽然平地刮起一阵阴风。
杨轩脸色微微一变,腾身而起,向众人叫道:“不好,此乃九幽阴风,所过之处,凡人魂魄会立刻被吹散!大家速速结阵,以文气诵读春秋,护好下方难民。”
众弟子得了杨轩吩咐,纷纷跳下山崖,护在了难民四周,盘膝而坐,拿出传自杨轩亲。
一道道白色光华,从七十二名弟子身上冲天而起,刹那间在周围方圆数百米范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海光罩,护住了其内的难民。
杨轩则纵身飞到半空,神念放出,探查阴风所来的方向。
“哈哈哈!好一群肥羊血食,合该我边峤鬼王有口福。啧啧啧,居然还有一群拥有如此浓厚纯阳血气的书生,发了,发了!小的们,上啊,布置下千鬼大阵,勿要走脱了一人!”
一道猖狂的大笑声,从山坳深处的幽谷中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