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1 / 2)

袁绍咬牙切齿痛恨郭鹏的时候,郭鹏正在邯郸亲自坐镇,回复程立和荀彧还有陈宫写给他的信。

之前,郭鹏得知了袁绍重振声威之后实力大涨的消息,然后将这件事情和郭嘉还有戏忠商议。

接着,又写信询问荀彧和程立还有陈宫,看看他们的看法。

这一点很重要,在袁绍忽然满血复活并且重装上阵的档口,郭鹏原先的优势看似全部消失,甚至落入了颓势。

这个时候己方阵营是否稳固,军心是否浮动,后方是否安稳,文臣武将的信心是否动摇,都很重要。

郭鹏需要知道,需要了解,然后评估战后该如何封赏,如何重新规划权力,把谁纳入核心集团,把谁排斥出核心集团等等。

这个时候产生动摇并且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是绝对不能纳入核心集团的,因为之后的一系列行动,都要以此为标准。

借壳上市的目标最终是上市,而不是借到壳子就完事儿了。

郭鹏需要的是自己的部下,而不是袁术的部下的部下。

所以最重要的考核目标就是麾下五大谋士了。

戏忠和郭嘉看到郭鹏似乎有些想要后退的样子,连忙阻止。

他们摆出了一大堆的证据证明郭鹏远胜袁绍,从后勤、组织度、粮食来源、军械供给和内部团结方面证明袁绍是表面强大,内里虚弱不堪,只要狠狠一击,就能彻底拔除袁绍在冀州的势力。

过关。

然后是陈宫。

陈宫此时正和曹洪联手,与袁绍部将淳于琼所部对峙于渤海郡,接到郭鹏的信件之后,立刻回复。

说他们有信心挫败袁绍部将的进攻,请郭鹏务必相信自己,绝对不要退兵,一定要坚持抵抗,袁绍必败。

从这封信里郭鹏看出了陈宫至少是十分讨厌袁绍的,自己也并非完全不如袁绍。

不过后面陈宫又提到了袁术,说郭鹏借着袁术的旗号打击袁绍,是很有意义的,绝对不要放弃,很快就能看到成果。

嗯,很好,对袁术很有信心。

列入待定区。

然后就是程立和荀彧了。

程立只是顺带的,最关键的还是荀彧。

程立老早就表明态度要做郭鹏最亲近的家臣,不可能背叛郭鹏,更不会在意袁术,所以回信也是相当的坚决。

他表示郭鹏一定可以战胜袁绍,绝对不要后退,坚持下去,袁绍只是表面强悍,色厉内荏罢了。

然后程立建议郭鹏搞坚壁清野阻敌前进的计策,收缩防线,集中兵力,然后将一定区域内的人口物资全部掳掠往魏郡或者是东郡,打造一个人口真空地带,不让袁绍就地获取补给。

然后破坏道路和桥梁等等,降低袁绍的后勤补给能力。

郭鹏觉得这个计策很好,与郭嘉还有戏忠商议之后,决定采用。

程立是真正为郭鹏着想,希望郭鹏更进一步的第一人。

而荀彧是郭鹏不太确定的一个,郭鹏虽然表面上亲近荀彧,对荀彧非常信任,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亲近,也并没有那么信任荀彧,对荀彧始终保留一些余地。

这主要是因为荀彧出身太好,顶级士族人家的嫡子,进身之阶远远超过郭鹏,而且家传经文,底蕴深厚,根本不用学习小杜律。

更重要的是荀彧对汉室的感情深厚,是个难得的君子。

这样的人放心是放心,但是一旦麻烦起来,则是麻烦的要死要活。

郭鹏看重他的能力,对他的理想则没什么兴趣,觉得荀彧投靠他是因为看中了他的人设,觉得他能匡扶汉室。

这本身也没什么,反正这个人设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不过这个时候,郭鹏也想问问荀彧,真的觉得他比袁绍要强吗

真的觉得同为士族,袁绍更适合维护荀彧所着眼的利益吗亦或是袁术

荀彧的回信有点意思。

荀彧首先是让郭鹏放弃后退的想法,指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进则生,退则死,必须要迎面而上,戳穿袁绍虚假的盔甲,揭露他衰弱的内里。

“将军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储备胜绍,昔日将军面对十倍于己之凶猛敌军尚且勇往直前,现在难道会因为袁本初六万军队南下就感到惶恐并且后退吗纵使没有袁公路,将军也当坚持。”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