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洛阳通胀(2 / 2)

在文帝杨坚时代,大兴的米价最低是一百三十文一石。高时也不超过两百文,而洛阳的米价,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还要略微便宜一些。

杨广登基后,在杨广的不懈折腾下,大兴的米价那是稳步上涨,几年时间就突破了两百文。等到隋末之时,洛阳城的米价已经到了三百余文,并一路向四百文大关逼近。

待到瓦岗寨的李密率部攻陷洛口仓后,洛阳城的米价再次开始一路飙升。

事实上,文帝时代,杨坚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肆修建粮仓,等到杨广之时,更是重点经营洛阳,除了全国最大的粮仓洛口仓外,其它,洛阳周边还有很多粮仓,就连洛阳城内,也有大小粮仓数个,总计屯粮七八百万石。这些粮食,供应洛阳城内的几十万人吃个三五年还不是问题的。

故而,就算洛口仓被占,虽然对洛阳的米价有影响,可如果处置得当的话,还不至于让米价有太大变化。

关键时刻,一些世族大家暗中操控着一大批的不法商贩,趁机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直接导致洛阳城的的米价一日三变。

在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洛阳的米价一路飙升了近两百倍,几乎是每天都要涨上一倍左右,米价最高涨到了五万余文一石。

米价天天暴涨,直接就导致整个洛阳城内大范围的通货膨胀!

上午的时候,一吊开元通宝可能还够买二斤米,等到中午的时候,有可就连一斤米都买不到了!

于是,百姓们纷纷冲上市场,抛出手中的铜板,打算在物****得更高之前多抢购谢日常所需。

这般盲目跟风的结果,就是导致洛阳的物价以更快的速度飞涨!

毕竟年龄太小,杨侗虽然聪明,可对于处理这种恶性通货膨胀却没有丝毫的经验!

至于那些辅佐杨侗的留守大臣们,虽然很多人都颇有能力,可这些家伙也都有着各自的小算盘,将绝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争权夺利之上,那里会在乎那些平头百姓的死活?

米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天天飞涨,饶是那些活在洛阳城的百姓大多富庶,可也渐渐不堪重负,一时之间,洛阳城内,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在有心人的刻意引导之下,这民怨的矛头,很是自然而然地便指向了疑似直接导致米价上涨的越王杨侗以及瓦岗寨反贼李密的头上。

埋怨杨侗,自然是嫌这厮没能力,不但无法守护洛阳城的平安,反而让洛阳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至于李密,则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

当然了,作为大隋最低成的平民百姓,洛阳人虽然大都是富户,可商贾之家本就没啥社会地位,他们就算有些民怨,也做只能留在肚子里,最多也就是喝高了的时候偷偷骂杨侗、李密两句,或者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扎个草人啥的。

这种情况维持了将近半年,直到有一天,坊间突然传出消息,言道新近登基的前越王现在的“皇泰”主杨侗陛下,打算和城外的瓦岗寨乱党苟合,并打算给那反贼头子李密封高官,据说还是是太尉、尚书令、魏国公之类,近乎是前所未有大官!

更有传言说,其实杨侗和李密早有勾结,前番洛阳城的米价制所以疯涨,就是这二人在联手坑害洛阳百姓,公然打劫大家钱口袋!

此言一出,洛阳百姓那原本就已经积蓄得堪比火山般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了出来!。。)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