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常平仓 (续)(1 / 2)

李云泽很清楚,常平仓落在文官们手中是个什么结果。

他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或许还好些,顶多每年抓一批,砍一批。

可等到他离开这方世界的时候,按照传统套路来走,文官们会先行忽悠天子,忽悠不了就忽悠太子,都不行的话那就想办法溶于水,再寻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听话的。

只要天子的目光看不到地方上,那真的是什么妖魔鬼怪都会出场表演。

至于具体的例子如何,不需要举例了,李云泽自己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说过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仅仅是常平仓不能交到文官手里,什么事情都不能交给他们,否则必然会给你玩出花来。

“少府。”

听到李云泽的呼唤,少府令张欧急忙上前行礼“臣在。”

“此事交由丞相总领,少府操办,御史大夫监督,务必尽快完成。”

主父偃,张欧,张汤齐齐行礼应声“喏。”

退回去的汲黯,给公孙弘使了个眼色。

略做犹豫,公孙弘还是出言说道“陛下,此事规模庞大,恐会耗费太多财货,影响他事。”

这话倒是没说错。

一旦常平仓开始收粮,那就是整个大汉规模最为庞大的粮商。

做个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就知道。

此时整个大汉除皇庄之外的所有民田,包括皇亲国戚们的封田,各地封王的田地,总数约为八亿亩地。

看着多到恐怖,可实际上汉朝的亩与现代世界的亩不一样,面积要小的多,大概只有三分之二。

不计算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

也不计算旱田,梯田,水田。

还不计算种植的不同作物,稻谷脱壳什么的,全部取中间值。

就按照一亩地两石的收入计算,一年总产量大概是十六亿石。

去除种粮,口粮等消耗,差不多可以有五亿石以上的粮食出售。

取个平均价格二百钱一石,这就是惊天动地的一千亿钱。

以大汉的税赋来说,从哪去找一千亿钱的买粮钱?

大汉一年的朝廷收入,撑死了也就是五十亿钱,杯水车薪哪里够用的。

当然了,实际上的粮食产量不可能有这么高,因为很大程度上的土地面积,需要种植别的作物,像是桑麻什么的。

而且还有轮耕制度,大片土地需要休耕什么的。

再除去勋贵封田,封王的封田,各地的皇庄粮食产量什么的,农户们真正能够拿出来的,绝对没有想象的这么多。

这个数额,算是最大程度上的上限考量,农户们将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的那种。

真正实际操作的时候,估计一半都做不到。

清凉殿内顿时议论纷纷,没钱怎么去买粮?

汲黯再度出言“不若降低最低收购价?哪怕只降十钱,也能省下数十万万钱。”

不少人附和点头,觉得说的有道理。

“呵~~~”

李云泽这儿,也是忍不住的笑了。

这些话术,忽悠那些深宫长大的皇帝没问题,可惜李云泽这儿行不通。

“谁说要一次性都买下来的?”

李云泽神色淡然的摆手“若是常平仓敞开了收购,全天下的财富砸进去都不够用。当然是要先行统计方可。”

他的目光看向了颜异“户部这边,可知晓今年收了多少粮?”

颜异急忙出来行礼回应“陛下,各处郡县的秋收还在陆续进行,目前只有关中各处的秋收统计送了过来。”

大汉面积庞大,横跨了多个维度。

秋收的时间自然是各有不同,而且关东各地距离遥远,按照这个时代的通讯能力来说,当然不可能那么快就将统计结果送过来。

颜异跟着说道“今年风调雨顺,并无大的天灾。按照去年的记载来说,当比去年多些,至少多一成。”

见颜异这儿拿不出具体的数据,李云泽也不废话,干脆的说“就按农户手中统计出来的余粮来算,京兆府从下个月开始,在各处设立的常平仓,按照当地的余粮统计,分月收购,每月

限定数量。”

主父偃颔首点头,这是个好办法,自己怎么没想到,居然还要天子亲自冲锋。

京兆尹郑庄也在,毕竟算是天下第一的地方官,又是在长安城办公,自然是有资格参加朝会。

他出列说道“陛下,时间太紧,恐难以修好足够多的仓库”

眼见着李云泽再度皱眉,主父偃干脆跳了出来喊道“陛下说的话,你是听不懂吗?!说了按月定额收购,那就发徭役,先修储备一月收购粮的仓库就是!竟然如此愚钝,能不能做好!

?”

有眼力见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郑庄不是不懂,而是在推脱拿捏罢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这常平仓是归少府管的,地方衙门伸不进去手,反倒是有出力担责任,自然是没有干活的动力。

这边少府令张欧也是立刻说道“少府当设常平令,督促天下各处修建常平仓,若是有人怠工推脱”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