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行商一道只针对商贾之家,但若是在边关开启大规模互市活动,生活在此地的平民自然也能得些好处。
就是种些菜蔬挑去卖,或是卖水卖饮子,那也是能得些铜板的。
但这其中的风险,自是也不小的。
一是路途遥远,路上谁知会不会出现意外,没等到边关就噶了;
二是虽然此时大唐昌盛,周边诸小国和部落都臣服于大唐之下,但一时好一时坏的,谁知还会不会再发生战争了呢?
李家这会子吃着晚食呢,就也在讨论这些事了。
“听那意思,该是明年初差不多虎头(李大郎)就能回来了吧?”
李母最为担心的还是不在身边的孩子,李大郎自从入军籍跟随大部队去了边关,这都要有半年多的时间了,除了几封家信之外,李大郎再没回来过。
李二兄放下筷子,看向李母,“阿娘,应是差不多了,若是要回来,该是在下回来信的时候,虎头就能在信里说了。
阿娘勿忧,虎头身上有本事呢,该是能保护好自己个儿,说不得还能立功得个官儿做呢。”
李母只是叹了口气,就不再说些什么了。
露珠儿坐在李三娘身旁,她看向李三娘,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脸认真的问:“阿娘,大兄还不归家么?”
李三娘夹了一块儿菜放到露珠儿的小碗里,笑着对露珠儿道:“你大兄该是快回来了,露珠儿可得好好吃饭,到时你大兄回来了,看到露珠儿长高了,该是欢喜的。”
而等晚食散后,李三娘带着露珠儿和秋香回自己的院子的路上,却是被李大兄叫住了,李大兄直接把一小木箱子递了过去。
“我和你大嫂觉得你说的有理,这钱你收着,若是要入股邢家的生意,你就看着投进去就是了。”
李三娘没想到李大兄和李大嫂竟是有这般的魄力,不过两天就决定投钱入股了。
李三娘倒也没扭捏,直接接过小木箱,“大兄放心,我自会斟酌,到时若是签订文书的时候,我再喊大兄来。”
“哎,辛苦你了。”
感谢雲婉清支持100起点币,十分感谢宝子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
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
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永业之田,树以榆、枣、桑及所宜之木,皆有数。-——《新唐书》
18岁以上的丁男,就可以得到国家分配给他的一顷田,也就是100亩田。
其中只有20亩是永业田,而80亩全都是口分田。
永业田主要长一榆树、枣树以及桑树等,而口分田的种植范围比较广泛。
不过口分田有一个很致命的弊端,那就是不可以传给下一代人。
也就是说口分田是国有或者贵族拥有的,老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老百姓种了一辈子口分田,等到去世以后,那么国家或者贵族就会把这些口分田都给收回去,重新分配给其他百姓。
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丁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
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新唐书》
——以上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