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让一个地方又有钱又有权,而其他地方连口汤都喝不到,他是整个汉帝国的君主,万王之王,而不是一个州的君主、一个割据军阀。
有些地方人口较多,那竞争就激烈一些,有些地方人口较少,那竞争就相对没那么激烈,刘备确立了这样的一个原则。
所以轮到选考的时候,便定下了这个规矩,考卷还是同样的考卷,但是根据考生籍贯的不同,将考生分成边地榜和内地榜两拨,分榜录取,录取之后待遇等同。
因为这一次参考学子人数较多,三十一万人的规模也是惊到了不少朝廷官员,后来大家一合计,觉得这应该是那么多年来学部大力推动学子们入学的成果积累而来的成果,所以人数才特别多。
古代大部分政府都会主动限制人口流动,希望将人口绑死在土地上,以此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但是刘备没有做这样的强制要求。
而且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的自然迁徙,让一部分人从中原地区迁徙到边远地区定居,从而避开激烈的社会竞争,选择相对简单的模式。
在法律规定层面,第三帝国的户口政策是允许流动的,并不注意把一个人的户口钉死在一个地区,只有一个迁徙到地方定居之后必须要纳税满五年才能自由迁徙的规定。
即公平竞争的情况下,中原地区的学子的学力普遍要超过边远地区学子的学力,他们的分数更高,成绩更优秀,边远地区除了凉州异军突起,成绩优秀者特别多之外,其他几个边远州都显得比较拉跨。
虽然考试整整有三天时间,但是很多人都说他们在数学题方面有相当多的内容来不及运算,或者说在数学方面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其他的题目没有时间作答。
选考是通过州考的各地学子集中在雒阳地区同台竞技的一场全国性质的大考,考试地点在雒阳太学附近的雒阳考试院,这座刚落成不久的全新建筑占地面积极广,可容纳一万多人在其中学习考试,所以又被称作万人考试院。
州考的阅卷时间是七天,七天之后,就会对外公布这场考试的最终结果。
由此而来的就是同一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太多,互相抱团、政治资源经济资源过度倾斜,由此引发权力格局的失衡,将会促成更大规模的地域矛盾和权力争端。
而在这个问题真正得到改善之前,朝廷也并不能眼睁睁看着边远地区的学子们就始终无法出头,不能眼睁睁看着雒阳朝廷连一个交州、并州、幽州出身的官员都没有。
所以在这一阶段,刘备算是充分理解了当年朱元璋为什么要搞南北榜。
刘备解释这个政策的时候就说得很明白。
这样的情况诸位觉得可以吗?是,我知道有人认为我搞边内榜对内地学子不怎么公平,但是这是科举考试,选拔的是官,涉及到的是权力,需要顾忌的方方面面太多,这绝不是一场单纯的考试。
对于之前迁徙到边远州郡地区的人,他们有好几年的免税期,那么就要从开始缴税之后过五年,然后才能进一步自由迁徙。
虽然自从刘备进行教学改革以来,大家采用的教材已经不是儒家经典为主了,可是设置各州设置州学进行招生办学的过程中,中原地区还是比边远地区更快一些,而且生源质量也会更好一些。
尤其是交州,就算得到了特殊照顾,也只有一百多个学子勉强通过州考得以进入选考阶段。
那这些边远州迟早要造反,要脱离,要独立。
刘备的话说得非常明确,所以持反对意见的人也无话可说了,思虑再三,他们认同了刘备的边内榜分榜取士的概念。
就拿条件最差、起步最晚的交州来说,要是让这些基础不牢固的交州学子和豫州、兖州、徐州等地的学子展开同台竞技,他们会被秒的连渣都不剩。
州考结束之后,学子们之间开始流传起了对于数学题的恐惧。
我知道诸位心中有很多想法,但是我想说的是,边内榜的出现,正是朝廷施政失败的结果,而吾辈施政的目标,就当以彻底罢黜边内榜作为目标,有朝一日,当边内榜可以废除的时候,便是吾辈功成之时!”
一个明智的统治者和政府是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的,对于刘备来说就更是如此。
当年,凉州人曾问过我,凉州人到底还是不是汉人,当时我便觉得毛骨悚然,雒阳朝廷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凉州人后悔成为汉人了吗?当时我便知道,这种情况决不能再出现了。
然而刘备认为,这就是雒阳朝廷推动宏观操控的一个手段。
边地缺少经济能力,在建设州学、招募学子的过程中就更加困难,真正教学的起步时间和持续时间都不如中原地区,由此带来的双方学子的学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行程之中,州学护送方全程安排食宿,各位考生与护送人员同吃同住,大家只需要一边赶路一边准备考试就可以。
根据州考阶段得到的各州学子们的考试成绩汇总情况,刘备和一众学部官员、各学科专业人员得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结论。
考试的选拔方式在刘备这边主要是根据各州州学参考人数的不同划定录取人数,然后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分高入选分低落选的原则,选拔出最优秀的一批进入第二轮选考的环节。
之后,刘备打算再加上教育考试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将一定的教育资源倾斜到边远地区,以此在较为漫长的时间内引导一批人迁徙到边远地区定居,充实边远地区人口,减少核心地区的人口过于富集。
虽然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想法,反正徐州琅琊郡人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是充分感受到了这种政策安排的优越之处,并心怀感激。
别的不说,这个安排让他们那位天天都在担心他们人身安全的兄长诸葛瑾也无话可说了,只这一点,诸葛亮和诸葛均就觉得非常不错。
诸葛瑾的确对他的两个弟弟十分爱护,但是诸葛亮和诸葛均都觉得,这种爱护有点太过了。/divcss="content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