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最终还是留在了郢都,只为楚王那句‘理万民用王道’。
王道即指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认为统治者应该宽厚待民,施以恩惠,以利取得民心。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孟子发挥孔子学说,明确提出“仁政”的主张。孟子在见魏王蓥时曾提出过‘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仁政的两项重要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但由于孟子对人性的弱点估计不足,轻视法和奖惩措施的作用,过分依赖教化,不能满足君王称霸的急切愿望,因而没被当时的君主采纳。又因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根本上是一套人治思想,与法治相悖,因而对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后来的荀子曾说,“故明其不并之行,信其友敌之道,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霸道者也。”
霸道主张依法治国,用智和力,以力服人,以利诱人,以武力、刑法、权势等手段富国强兵和统治天下,是万民畏法而顺之。
王道主张仁政,主张用魄力、能力与态度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霸道主张强硬手段,二者在理念上上有着巨大差距。
人称半圣的王阳明认为王道与霸道的本质区别是:“王道”的起始点是“仁心”;而“霸道”的起始点,则是功利之心。
如尧舜禹等圣王的治理,为什么可以达到王道的程度?其实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仁心”已修养体悟到位,其心境,已然便是百姓之心、是天下人之心。
而到了后世各国君主争天下的时候呢?出发点还是首先以百姓为念么?不是了,更多的是为了君主自身的权势、疆土与其功名欲,有时出于被动地报国恨家仇,但终究不再是为了什么天下人的幸福安乐。
变法强国,法家才是正道。然,自天地不能两盈,而况于人事乎?故利于彼者必耗于此,犹阴阳之不并曜,昼夜之有长短也。商鞅峭法长利,秦人民不聊生也是事实。
熊槐本身有着这个时代的人所没有的见识,他认为王道与霸道这两种治世之道并没有高下之分。为了早日实现他心中的大一统,使天下九洲,唯我华夏,他认为:王道是目标,但霸道是手段。
当然,战国时期的儒家也不是汉武以后的儒家,现在的儒家是真正为万民的。
在熊槐的想法里,对于楚国的国民,是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尝试着施行仁政的,所以他才会说出让孟子留下来的这句话。
跟随孟子来楚的弟十二子也都是人中翘楚,熊槐也不打算浪费,便询问孟子是否允许其弟子在楚出仕。其实,绝大多数孔子或孟子的弟子都是有着出仕意愿的,只不过儒家的理念难以被各诸侯国接受,导致了他们不能出仕,只能跟着老师在各国流浪。
这次面对楚王抛出的橄榄枝,孟子自然不会阻碍其弟子在楚国为官,毕竟如果以后有哪位弟子出息了,能够左右楚国朝堂,他的思想不就可以在楚国这样的大国贯彻落实下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