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良币驱逐劣币(2 / 2)

首先一点就是正金银行的信用开始破产,在报纸的密集轰炸之后,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奉天老百姓对于洋人的迷信破灭了。他们纷纷跑到正金银行,要求将银行券兑换成金银,漫长的人群,将银行门前的街道都堵死了。

这个场景同不久之前何其相似,不过那时候被挤兑的是官银号,正金银行资金断裂,根本没有办法应付大规模的挤兑,仅仅兑换了二十几万元,就被迫停了下来。

他们越是如此,奉天老百姓就越是没有信心,其实持有正金银行的货币的主要是有钱人,包括满清的遗老遗少,著名学者,官僚富商。普通的奉天老百姓在交税的时候,主要使用的还是奉票,他们手上偶尔能有点rì本银行券,不过数量也很稀少。

大规模挤兑出现之后,这些富人也坐不住了,以往被他们视作比金子还保值的rì本银行券,也有变成废纸的危险,就在他们准备去兑换的时候,又传出正金银行拒绝给几位大户兑换的消息,这帮人的信心自然就崩溃了,疯一般的跑到了正金银行,结果人家关门上锁,门前rì本士兵死死守卫,根本不给兑换。

“该!活该!”张学良愤愤的说道:“这帮家伙倾家荡产才好呢,他们不相信中国的钱,相信rì本人的钱,以为rì本人就是天王老子,结果怎么样,小鬼子一样靠不住!”

危机消除大半,张廷兰也难得有了轻松的时间,又被张学良拉了出来,跑到茶馆,一面听先生说书,一面品茶。这些茶客的话题也离不开正金银行的事情,全是哪位老大人几十万存款提不出来,哪位富商的大把银行券就要变成白纸……

“汉卿,其实这些都是恐慌而已,正金银行三分之一的股份握在rì本政府手中,你说rì本政府会放任不管吗?现在rì本忙于国内,而且三井,三菱等一批财阀受损严重,他们要先弥补财阀的损失,过了这段时间,rì本人还会注资,正金银行危机也就过去了。”

“廷兰哥,你是说银行券还会恢复吗?那岂不是便宜这帮家伙了!”

张廷兰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理论上的确如此,但是事在人为,不是还有我呢。手里头银行券最多的就是满清遗老遗少,这帮家伙把搜刮的民脂民膏都存到了rì本人的银行,以为这样就能保证安全。现在正金银行无法兑换,他们都快绝望了,官银号马上就会推出一个新的举措,那就是用新奉票换购正金银行券,不过只能打个对折!”

要想发展工业,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这些投资当然要靠金融系统提供,换句话说没有金融的自主权,就别想发展工业。银行和货币被外人操纵,只需要在企业周转不灵的时候,卡一下资金,好端端的工厂就会完蛋。

这也是民国历史上,中国发展不了重工业的原因,因为重工业投资周期太长,见效太慢,没有金融力量保驾护航,根本就没有希望。后世的情况也是如此,非洲拉美等等落后地区,金融多半也都攥在外国的手里,所以他们只能一直落后下去,没有工业支撑,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要首先遭难。

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张廷兰才选择正金银行为打击的第一对象,事实也如同他想的一般,正金银行果然陷入了困境,那几个前去挤兑的大户也是张廷兰安排的,rì本人能做初一,张廷兰就能做十五,现在所有人都不相信正金银行,正好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张廷兰不在乎挤兑银行获取的那点利润,他的图谋更大,要把银行券从市场上赶出去,让奉票一统天下。

奉天实业团在随后的两天里,连续发表声明,为了保证奉天民众的利益,官银号愿意提供兑换业务。可以将正金银行的银行券兑换成奉票,而且还特别规定,小额兑换,折价七成,大户只能打对折,也就是十块钱只能兑换五块钱。

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又是一场掠夺,但是对于处在绝望之中的部分奉天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他们纷纷将手头的银行券拿了出来,去官银号兑换价值稳定的奉票。

这次官银号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一共开了三十个窗口,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兑换出去二百多万奉票,这些钱主要还是普通老百姓的。

等过了三天之后,那些满清的遗老遗少,富商官僚也都坐不住了,虽然会损失一半财产,但是总好过一点不剩吧。其实这段时间他们也联系了列强的银行,不过美英等国的银行都不看好rì本的前景,拒绝接受rì本的银行券,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纷纷把手头的现金拿了出来。

官银号外面,这帮衣冠楚楚的家伙也要老老实实排队,对那些员工点头哈腰,好不容易将手上的银行券,兑换成了新奉票,这帮人终于放心了。

不过真正放心的还是张廷兰,短短几天的功夫,奉票的发行量超过了五百万,加上之前的一千五百多万,总发行量超过了两千万,奉票成了奉天最主要、最坚挺的货币。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