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欲学孟母迁故居(1 / 2)

“子曰学而识习之……,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李府中院小书房中,传来阵阵稚嫩童子的清脆读书声。

李公甫和许娇容矗立小书房窗口良久,最后夫妻两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意之色,不约而同抬步悄然离开。

他能说,许仕林不愧是文曲星君下凡么?

小小年纪便已通读三百千以及幼学琼林,这才刚刚七岁出头啊,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了,通过平日里的观察和先生所言,这小子已经将论语背得滚刮烂熟,对于其中的深义也是了然于胸。

前两日,家里请来的先生更是直言,以许仕林此时的进度,完全可以进入书院进修,然后在十岁之时便可下场试一试考秀才!

这先生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认真负责了,还是脑子进水了,竟然直言他的水平不够,再教下去不是不可,就怕舞人子弟。

李公甫当时心头就有些不喜,丫的堂堂资深举人,在江浙一带也是颇有文名的家伙,竟然说自己没能耐教导一七岁小儿?

丫的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身上去了么?

以他对大齐科举的了解,能够考上举人的学识,比之进士在四书五经上的造诣,一点都不比进士差。

他们真的差的,其实是见识和治国理政方面的见识和心得!

毕竟到了举人这一步,科举考试中的策论一项比重相当之大,这玩意考的就是治国理政以及对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和了解。

不说能够看出甚至解决社会上暴露的矛盾和问题,起码也要有这个方面的意识,做到心中有数才成!

真正的书呆子,是绝对做不了官的,就算考中了进士,在后续朝廷的后备官员培训中也会被刷下,最多安排在翰林院或者礼部等等大多数时间与书本打交道的衙门。

这也是贫寒子弟与所谓的世家和寒门子弟之间的差距,他们想要考中进士不仅仅需要读书方面的努力和天赋,还得有善过观察的眼光,相比所谓的世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却是资源丰富,只要不是真的把脑子读傻了的白痴,在这方面的优势极大。

公平么,很不公平,可这世界就是如此,能够科举这样让贫寒子弟出头的途径已经相当不容易,想要真正的公平哪那么容易?

李公府作为江南官场的顶尖存在,许仕林自然不会缺少对官场的了解和认识,在眼光见识方面用不着担心,只要他在四书五经上的火候足够,随时随地都可以参加科举并且顺风顺水。

这也是那位在江浙一代颇有文名的年轻举人,愿意入府作为先生交道许仕林的主要原因,能够通过李公甫了解实际政务的一些情况,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当然这些都只是闲话,李公甫和许娇容悄悄离开中院小书房后,同时来到前院花厅小声商讨许仕林以后的读书规划。

“相公,仕林年纪还这么小,真的要把他送到书院去么?”

许娇容很有些不舍,说话语气带着浓浓的暗淡。所幸这么多年过,她的脸膛依旧秀丽端庄,身材还是那么婀娜多姿,并没有随着年龄渐长就变成中年大妈,身上更是因着长年累月的环境培养多了几分贵妇的雍容之意。

“说什么胡话?”

李公甫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仕林年纪还这么小,怎么可能让他独自去书院生活?”

见许娇容神色缓和,甚至眼睛一亮满脸期待望了过来,他摇了摇头笑道:“还是在家里请先生坐馆吧,顺便也让碧莲那丫头跟着学学,别整天就知道疯玩,也要学点子东西进去!”

“如此好是好,可先生不是说了么,仕林的学习进度很快,需要与同样学习进度的同窗交流切磋,如此才能在文章上更有进益!”

许娇容顿时满意点头,不过转念又有些担忧,很是担心如此会影响了许仕林的读书进度。

“娘子你多想了!”

李公甫很是不赞同,没好气道:“仕林年纪这么小,就算他是神童又如何,那些读书进度跟他差不多的都有十几二十岁,甚至脑子不灵光的三十岁靠上的都有,娘子认为他们会心平气和跟仕林讨论学问?”

“这个,确实不太可能!”

许娇容闻言,在脑子中想了想这样的画面,顿时脸色难看摇头道:“年纪相差太大,弄不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无论是当初在钱塘作为普通衙差之妇,还是后来随着李公甫的地位一路上涨,她所见识到听到的事情更多,知晓这世上还是寻常人更多一些。

真不要指望这样的人会有多大的心胸,一旦许仕林这个小少年在他们眼前晃荡引起了他们的嫉妒,什么叫人不喜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是许娇容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所以,仕林还是老实在家读书,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出去参加一些文会之类的,用不着他太过出采,只要能见识到外头不同风景就可!”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