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北伐之前(2 / 2)

“我才向圣上请了一份圣旨!”翟哲坐在座位上展开诏书,那不像是圣旨,倒像是他的家书。

“萧之言,封榆林将军,李志安,封广平将军,金声桓,封太平将军,李过,封荆州将军;李来亨、袁宗第、郑遵谦、孙之敬、车风、弓辰、陈虎威、陈诚皆升总兵!”他收起圣旨,脸色严肃,道:“从今日起,总兵不加地名,镇守各地另有命令。”

被念到名字的人都心中欢喜,他们接到来参加此次军议的命令后,心中已经有了预感,但真到听到这个命令时,各人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萧之言和李志安继左若和逢勤之后被册封将军之名,两人都感到意外。

萧之言才因刺杀案被贬到荆州,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竟然还能升官。李志安南下时在军中实权曾经仅次于左若和逢勤,但杭州守城战后,他再也得不到独领一军的机会。金声桓倒是觉得自己理所当然。他献出南昌,在湖广征战中一直不遗余力,他的功劳翟哲都看在眼里。李过是忠贞营的代表人物,理应得到一个将军的职位。

萧之言抬头看翟哲,翟哲却没有看他。他虽然不在乎这个将军的名号,但心中还是涌上一股暖流。

翟哲语气一转,接着说:“各位且莫高兴太早,官职越大,要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大将军府下不要只领军饷,不做实事的人!”

“诸将麾下都是我大明正兵,从今往后总兵辖定员一万兵马,将军辖定员两万兵马,不得私自扩招兵马。正兵的兵仗、号服、兵器都由大将军府统一发放。从今往后,军饷也由大将军府核实,兵部发放,军中百总以上武将均上报大将军府和兵部做名册记录。总兵以上调任异地最多可带三百亲兵,所以诸位原有豢养的家丁,要么归于正兵,要么解散了吧。”

翟哲声震如雷,大帐中瞬间安静下来。

大明因军饷经常被克扣引发军中家丁制已成惯例,各镇兵马等同于总兵的私兵,朝廷一直深受其害。翟哲也是抓住这个漏洞才能从宁绍起兵,但他决不能容忍这种混乱的体制一直延续下去。

每个人心中都在盘算,大将军的策略对自己的利与弊。如李过麾下有忠贞营六万多人驻守荆州,按照新的体制,他只能统辖两万兵马。金声桓麾下也有三万多人,那多余的兵马该如何处置?

翟哲很快解除了他们的疑虑。

“各总兵精选能战士卒,其余兵马要么归农,由各地官府安置,要么划归各地府兵!”

府兵归各镇巡抚和总督统辖,农时耕田,闲时操练,属于半募兵制,正兵则属于全募兵制。

眼下大明的财政无法担负起现有兵马的军饷,与其让各镇兵马混乱,不如把那些在军中混日子的人划分出去。改制后,大明六镇将军,十八镇总兵,同三十万正兵,对湖广和江南两地,已是承受的极限。这还不算刘承胤和阎应元麾下兵马。

如此改制的好处是正兵可以名正言顺不受地方巡抚和总督统辖,只与大将军府和兵部发生联系。武将从此不受地方文官的压制,对在座的有些人还是很有诱惑。

翟哲目光巡视帐下,道:“此番军中改制,事起仓促,难免有疏漏之处,我请诸将来正是为了集思广益,在座诸位可畅所欲言。”

军制改革在他脑中已经运转了几百遍,他其实一直在等收复襄阳这一刻。

他集结众将,也是煞费苦心,先封赏了四个将军八个总兵,以减少阻力。此次改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忠贞营,但他连封忠贞营一个将军,两个总兵也算是施恩甚重。

果然如翟哲所料。

李过第一个站出来发问:“若府县无法接受那么多府兵,怎么办?”他本不愿意当出头的椽子,但忠贞营几万人随他好不容易活到今天,他无论如何也要给帐下士卒找一条生路。

翟哲道:“湖广、江西诸府都没有府兵,几万人还是可以安置的,有些年老体弱的人,莫要让他们还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他既然做出决断,已经把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周到。如此一来,忠贞营将被打散在各地,无法形成盘踞荆州的势力。

“我给诸位三天的时间,有难处尽管提出来。三天之后,若无异议,大将军府会派出监军使,督促各镇完成改制,今年年底之前,各军整顿完毕,明年将挥师北伐!”

翟哲坐在椅子上,如一块石雕。

有些病,要提前预防。吴三桂反正后,大明内外无人再敢来质疑他的威望。

这次军中改制只完成他构思中的一半,因为他一向不是个激进的人。激进的改制要死很多人,他虽然也曾亲手杀过很多人,但他不是一个喜欢杀人的人。

无论是军政还是民务,他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很小心的给大明腐烂的体制动手术。此次军改只是在前次军制改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如左若麾下本就只有两万兵马。

此策完成,军中诸将最多也只能统领两万兵马,战时再授权某将军统领诸镇将军和总兵,可消除军镇势大的隐患。完善正兵制度后,也可以增强军中战力。一连册封四个将军,既是对那些人功劳的奖赏,翟哲也是不想让左若和逢勤在军中地位过于突出。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