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李提摩太离开了郓城,但是他并没有离开赈灾工作。
尽管他无法进入河南,但是大明的铁路已经修到了河南。
从河南返回的火车上,总是坐满了灾区的难民,李提摩太也挤在一个拥挤的车厢中。
即便只是赶路,他也没有停止救助工作,他将一些必备药品和工具也带到了火车上,不停的给扯上的乘客看病,对于他的行动,火车管理人员不但默许,而且相当的尊重,提供了各种方便。
火车的度很慢,简易铁路无法支持高运行,否则太危险,每小时只能行进十公里,从河南到青岛需要十天。
六天后,李提摩太才回到了他救灾的出点,青岛口岸。
跟来的时候不一样,青岛也挤满了灾民,都是从山东、河南等地运送来的灾民,但是秩序井然,因为这些灾民在出之前,就已经被组织好了,都是整户整户的家庭。
李提摩太知道这些灾民将从青岛出,坐船度过渤海湾,从大连口岸进入东北,因为他也将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东北,继续在大明的救济站中为灾民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在东北找到安稳的生活。
不过李提摩太有些担心,他打听清楚,这是大明的单方面行为,并没有得到清王朝的同意。李提摩太在青州救灾的时候,就始终很不明白,为什么清政府不让灾民迁徙到东北去,他倒没想过开东北的问题,那是政治问题,他不关心,他当时考虑的是,辽宁一带的粮价只有山东的十分之一,如果能让灾民去哪里生活,会让更多人活下去。
可是清政府严格执行防边政策,第一是不太愿意让灾民流动,从而变成流民,明末镇压农民起义失败,就是因为始终无法组织流民移动,第二则是清王朝执行的禁边政策,他们担心汉人进入东北,会占据满人的龙兴之地,让将来失去江山的满人无处可去,入关两百年,满人高层始终没有将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只是把自己当成是征服者。
显然大明政府打破了清王朝的政策,正在将大量的难民迁往东北,李提摩太不管政治,但他明白这种侵犯领土的行为,很可能会引战争,如果在此时中国地区两个最大的国家间爆了战争,对两亿灾民来说,无异于最大的灾难。
但他心里是支持大明政府的措施的,因为他觉得这样能救更多的人,至于什么领土了,什么政治了,什么利益了,那不是他关心的事情。
李提摩太将他的观点通过信件转回到了欧洲,很快还表到了报纸上。
大量这样的信息,就这样从中国的灾区,传播到了西方世界。
而且因为传教士,在西方社会都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的精英,因此他们的话语权很大,他们的声音能够得到更大的呼应,至少有一点,大明是此时东亚大6上唯一的负责任政府的观点,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甚至有些认可大明在赈灾过程中挥作用的西方社会精英,还出这样的呼吁,那就是西方社会应该支持大明政府取代清政府,完全管理起这块大6,这样对东亚这个古老社会来说,才能够跟随西方文明的步伐,进入文明社会。
但可惜这些声音,跟他们政府推行的国家利益不符,政府根本就不可能采用。
此时的西方政府,依然耐心的通过官方渠道,跟满清总理衙门扯皮,他们以援助为由,向清政府提出各种条件,可满清宁可不要援助,也不想让西方人渗透进入本国。于是西方各国各种答应的援助,始终落实不下来,但却秘密支持他们的传教士为先导,早就深入了各地的灾区。
显然西方政府,对救灾根本就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打入大6深处,如何从更加广袤的满清内地获取利益。
他们跟清王朝的交涉,倒是给大明的救灾行动带来了方便,大明洋务司尽管也跟西方列强一起跟总理衙门交涉,可并没有陷入这种扯皮中,另一面直接行动,组建了铁路公司,又通过铁路公司不断的建设的赈济站,将救灾行为深入了河南和山西。
原本这算是一种入侵行动,可是由于大明和英国倡导下,列强纷纷达成一致跟清政府交涉,希望清政府允许各国进入内地赈灾,让清政府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对大明强行修建铁路的行动采取了默认态度。
如果是平常时刻,清政府反倒可以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利用西方列强的压力,组织大明的这种行动。
但大明以救灾为名,在道义上,将各国拉拢到一起给满清施压,反倒让自己站在了有利的地位上。列强尽管也担心大明渗透进入满清内6,但他们在道义上,完全无法阻挡这种救灾的行为。而大明也对救灾保持了开放态度,欢迎一些西方友人加入,尤其是传教士这种社会地位很高的精英群体,他们的观感让大明的救灾行为在西方很受认可,西方列强就更无法干涉了。
于是西方列强不干涉,满清政府不敢管,造成了大明自行进入满清领土修建铁路的行为成了一种各方默认的现状。
但也不可能没有任何阻碍,有的是仇视大明的地方官,甚至满清权贵。所以修建铁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阻挠,尤其是当铁路通到济南之后,山东保守势力的反击就开始了。
偷偷拆毁铁路,阻挠铁路施工的情况,经常性的生。
对这些行为,铁路公司和大明政府采取了强音的应对,铁路公司招募了大量武装人员,而且就是从灾民中招募。大明政府则进行了军事动员,这些年的军事改革,让大明拥有三十万常备新军的情况下,还能随时征召三十万后备兵员,动员令下达之后,曾经受过训练退役的三十万预备役紧急武装起来,让大明的总兵力达到了六十万人。
通过洋务司,对各地对大明修建铁路采取不友好措施的地方官进行了抗议,向青岛和秦皇岛派去了十万軍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