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堪一向是喜欢自由开放性的讨论,不过能这样和陈堪讨论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特别是陈堪历经如此多位面还经历了王阳明的一生之后,这种孤独的感觉就更加深刻。更新最快
因为陈堪脑海中的知识太多了,这些知识和感悟在陈堪的脑海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陈堪每时每刻都在更新这些知识和感悟,因此很少人能够更得上陈堪的节奏。
不过这种习惯没有改变,陈堪对于教育自己的学生,总是喜欢先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问出一连串问题,然后就不往下说了。
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陈堪却不做解释,那学生想要知道这些答案,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百~万\小!说,再去思考。
这就是陈堪的最终目的,知道这些问题,其实有用吗?说实话,除非出去装逼,不然用处真的不大,陈堪的本意就是让他们学习和思考,陈堪始终认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就拿学科来说吧,可能你在刚刚高考完之后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某个专业是相当热门的。
但是你要知道,你在大学有四年的时间,四年之后这个专业会怎么样?
就算四年之后还是很热,但是你一开始就是干最底层的,等你慢慢爬到中层的时候,少说也要六七年,六七年之后这个专业的前景怎么样,你还能确定吗?
不能,人工智能让一切变得难以琢磨,在美国,本来律师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职业,律师都算是中产阶级,但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现在美国的律师失业率再不断飙升。
公务员就一定安全吗?还是铁饭碗吗?
不一定,现在大数据已经能做决策了,而且准确率比人要大得多,替代公务员不是不可能,所以任何选择都有风险。
唯一能让你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就是你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简单的讲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跳到其他领域的能力。
陈堪的这个做法不能保证对所有人有效,毕竟有些人确实是没有太强烈的好奇心,不愿意去看,不过只要有一两个愿意,陈堪认为自己就算是达到目的了,比如现在,董冰心中已经萌发了要去看《卧底经济学》这本书的想法了。
这是一本很好的经济学书,里面没有复杂的经济学模型,也没有枯燥的数学计算,都是一些最简单的经济学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但是大道至简,虽然简单,却讲述了经济学的大道理。
选择书也是一种智慧,需要选择一些有趣的书,这样才能助长学习者的兴趣。
可以做这样的一个想象,比如一个人刚刚萌发了对于哲学的兴趣,你就直接给他一本黑格尔或者是马克思的哲学著作,那么结果一定是对方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以后哲学书就成为他的“床头读物”,可以很好的促进睡眠。
不是说黑格尔或者是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不好,这是两位都是顶尖的哲学大家,他们的思想太过于深奥了。
在专业领域,一般认为哲学专业需要博士生才能看懂马克思的哲学,至于黑格尔的哲学著作,说实话教授专家都不一定看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