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章:兵锋所指,皆为蝼蚁(1 / 2)

冲阵喊杀,一个很普通,却又很有效的方式。

其好处在于可以让士兵通过喊声来释放自己的紧张,同时提醒自己提高注意力,给自己鼓舞打气等等。

说白了,对于自身而言,这就是一个让自己放松的方式之一。

而对于敌军而言,整齐划一的喊杀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给对方带来震慑力。

如果十万人同时喊一声杀,虽然未必会做到整齐划一,但这十万人的喊声,会在耳边不断的缠绕着,倘若对方只有一万人,或者五万人以下,那么即便是唐军这种训练有素的精锐战士,在内心深处也多多少少的会有一些颤动。

虽然表面上还不至于表现出来,但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震慑方式。

至于面对那些鱼腩、杂牌部队,若是人数足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战前的这一声喊便将对方吓退。

只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但是,在唐军身上,却看不到这些影子。

没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什么都没有,入目之处,只是成群的唐军骑兵,双眼死死的盯着前方,胯下不断的用着力,手持横刀或是长枪,做出一副砍杀的姿势。

稍显沉闷的战场,却是将吐蕃军给吓的不轻。

如果不是在白天,如果不是知道对方的身份,如果这是在夜晚,他们一定会认为袭击他们的根本不是人。

先前唐军出现的山坡上,苏定方带着一些护卫此刻就站在那里,整座战场尽收眼底,一目了然。

一个从不被认为是合格统帅的人,如今却站在了这里,他不仅征服了手下的将领,更是征服了手下十几万的将士。

成功,没有捷径,即便他走了捷径,但也仅仅只是加快了成功的速度而已。

苏定方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有才能,比别人更加优秀。

自己只不过是凭借着皇帝的信任才有了今天,所以,苏定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目的,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旗帜飘飘,即便是骑兵队伍,也有不少的旗帜。

这些旗子不尽相同,很多都不一样,颜色,字体等等,外人根本看不出这些旗子代表着什么,甚至苏定方也不能说出每一面旗子代表着什么意思。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于这些旗子的了解,这些旗子的作用,只有一个。

什么旗子插到的地方就是胜利的宣示,什么旗子比人更重要,旗子就是脸面,旗子就是尊严之类的,在这里,这些胡话通通都是狗屁。

这些旗子的真正作用只有一个!

上了战场的,不一定都是战兵,不是每一个上了战场的士兵,他的任务就是杀敌。

郭汜,一个游走于普通将士之外的士兵,但是在这里,他的地位却很高。

当然,不是说身份,而是指他在战场上的地位。

郭汜的身边,是校尉,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称呼,校尉,在这里只代表一个级别,跟一等兵的意义一样。

改制,也就是打乱,重组,进行新的编队。

有些时候为了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下的作战,统帅会根据各地的情况来进行临时的改动,这些都是正常范畴之内的权力,不存在越权什么的。

而他们这里,一个校尉,代表着手下有五个团,即一千人的规模。

郭汜的身边,围着一个队的将士,这一个队的将士只有两个任务,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任务。

即保护校尉,保护旗帜,杀光所有企图进入这里的敌人。

保护旗帜,无关颜面,它代表的,仅仅只是指挥。

旗子不能丢,原因是丢掉了旗子,会影响校尉的指挥作战,会让一千人陷入短暂的混乱。

这一队既是护卫,也是预备的旗兵。

校尉早已看好了地形,带着部队一马当先的冲了过去之后,便是伸手一指左前方。

作为旗兵,郭汜对于自己的职责也早已是廖记于心,根本不用思考,几乎校尉下令的同一时间,他就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校尉手臂还未打直,郭汜便单手操纵着三米高的旗杆,斜指左前方。

然后,整整一千人的骑兵,开始微微调整自己的方向,朝着旗子所指的方向冲去。

慌乱的吐蕃人,早已被这千军万马冲锋的架势给吓破了胆子。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