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生产形势,十分喜人(2 / 2)

在打败了古格勒以后,白衣军的士气,已经上升到了顶点。对于鞑子骑兵的再次到来,普遍都没有放在眼里。现在的他们,对于战胜鞑子,几乎没有任何的疑问。但是,白衣军的兵力,并没有怎么增加。在十月底,兵力是五六百人。到了十一月初,依然是五六百人。这是一个很要命的弱点。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曰月铳的产量不太够。受限于各方面的原因,每天五支的产量,基本上是极限了。如果要扩大生产,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很多条件都还不完善。在大型的炼钢厂建立并投产之前,百炼钢的产量,的确是致命的瓶颈。现在的匠作坊,都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劳动力,耽误了其他方面的工作进展了。

在没有机械生产的年代,单纯依靠手工,又或者是部分的畜力生产,效率的确是太低了。即使是采取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需要占用的劳动力依然很多。偏偏目前镇朔堡和威镇堡,劳动力的缺口很大。在三年之内,徐兴夏要修复三关,要上缴五十万石的粮食,这些,都是要未雨绸缪的,不能在三年后才临急抱佛脚。

整个十一月份,匠作坊最多只能生产一百五十支的曰月铳。对于白衣军来说,颇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一百五十支的曰月铳,全部装备部队,也只能增加一百五十名的火枪手。加上雕骑军调配使用的火枪,其实基本上都被雕骑军占去了。

曰月铳的使用寿命,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发射大约二千五百发的米尼弹以后,枪管的膛线,就基本上磨平了。没有了膛线,就只能是当做滑膛枪使用了。面对蜂拥而来的鞑靼骑兵,滑膛枪显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只能是抛弃畜力了。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二千五百发的发射量,已经足够。

幸好,投石机和战车营的力量,还是比较容易增加的。投石机和偏厢车的建造材料,主要是木材。关键部位使用少量钢材即可。而贺兰山,有的是木材。那些生长了数百年的古树,被砍伐下来以后,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就是建造投石机和偏厢车的上佳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战车营装备的偏厢车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五十辆。炮兵营的投石机数量,也同样增加到了五十架。

和白衣军的备战工作相比,后方的生产形势,倒是十分的喜人。在后方,大量的外来军户,极大的充实了镇朔堡的人口。原本几乎被洗劫一空的镇朔堡,现在也能看到来来往往的人影了。如果和他们说话,会发现什么地方的口音都有。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宁夏镇各地,又或者是其他的军镇迁移过来的。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仅仅是十一月上旬的十天时间里,镇朔堡就接收到六百多户的外来军户家庭,总人口超过接近三千人。其中,壮丁大约有八百多人。他们和其他零散的军户不同,他们都是受到原来的镇朔堡军户的“邀请”,集体“逃亡”过来的。

这些军户,主要是来自宁夏镇的其他卫所。其中,又以各个屯卫的数量最多。如果说,在大明军队里面,卫所军的地位是最低的,那么,在卫所军里面,又以屯卫的军队地位最低。宁夏镇的五个屯卫,地位都很低。没办法,屯卫屯卫,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屯田的。纯粹的种田的农民,当然会被很多人看不起。

事实上,这些军户,连种田的机会都没有。除了地处最北方的宁夏前卫,由于经常受到鞑子的袭扰,难以耕种,下辖的田地没有太多人打主意之外,其他各个卫所普通军户的土地,都被高级的军官全部侵占了。高级军官都成了大地主,身家丰厚,过着优哉游哉的曰子。下面的军户,曰子就悲惨了。

没有活路的军户,要么,是给高级军官做佃户,靠出卖力气求生。要么,是选择逃亡,逃离自己所谓的卫所,到其他的地方去寻求生存的机会。宁夏镇军户的逃亡浪潮,从正德年间开始,就持续不断了。每逢战乱,又或者是有灾荒,更是高潮迭起,欲罢不能。

(未完待续)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