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舰队的首航目标,就是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
这是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要冲。只要是正常航行的船只,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话,都会在锡兰港停靠的。反过来说,这也是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来自太平洋的船只,在进入印度洋以后,也需要在锡兰港停靠,休息水手,补充淡水,检修船只。
这一点,即使在四百年以后,都没有大的改变。在核动力军舰时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来往的军舰,还是会选择在斯里兰卡短暂停留的。例如美国的某些军舰,就经常在斯里兰卡停靠。至于一般的船只,停靠的次数就更多了。
锡兰当时是控制在葡萄牙的手里。
葡萄牙驻锡兰的代表,乃是一个理事级的小人物。
显然,葡萄牙人对于锡兰本身,是不太重视的。主要的原因,是锡兰本身,没有什么值钱的资源。东方世界最值钱的各种“香料”,在锡兰岛根本就不存在。当时的世界,航海的目的就是赚钱。对于没有赚钱项目的地区,肯定不会重视的。
由于本身的海军实力不强,葡萄牙在锡兰实行的,乃是自由开放的政策。锡兰港本身是没有任何防备的,没有军舰,没有炮台,没有守备军,只有极少数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人员。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所有的船只,包括战舰在内,都可以在锡兰港自由的停靠。水手上岸休息,补充淡水和食物,检修船只,做什么都行。
正是由于实行开放的自由的政策,才没有引来其他列强的攻击。
当时的海权观念,还没有正式形成。即使是西洋列强,也只是意识到,海洋能带来财富。但是对海洋要点的控制权,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准确的来说,他们的脑海里,还没有明确的海洋霸权的观念。如果是在数百年以后,马汉提出《海权论》以后,锡兰港的地位,就炙手可热了,估计各大列强,是要打崩头的。
白衣军海军,刚好抢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将锡兰港有效的控制起来。西洋列强不懂得海权理论,徐兴夏自己则是非常清楚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啊!这对于白衣军海军进出印度洋,陆军攻打莫卧儿王朝,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锡兰岛的北面,就是古印度的莫卧儿王朝。
当时的莫卧儿王朝,还是比较强大的。嗯,准确来说,是在南亚地区中比较强大。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莫卧儿王朝已经完全统治了南亚大陆。它的上一任皇帝,就是阿克巴大帝。这个人,在印度的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在阿克巴死后,继位的乃是贾汉吉尔。这个人的才能不咋样,进取不足,守成还是可以的。
白衣军的基本战略,是先控制莫卧儿王朝的各个港口,进而控制莫卧儿王朝的大部分海岸线。最后,才动用一定规模的陆军,对莫卧儿王朝进行致命的一击。白衣军海军混合舰队肩负的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将一枚钉子牢牢的打进去。
莫卧儿王朝的港口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卡利亥特。最初,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沿海地区,一眼就发现了卡利亥特的价值。他们立刻在当地修建了港口,驻扎士兵,修建堡垒,将其变成葡萄牙的据点。但是后来,西班牙人到来,这个据点就被西班牙人控制了。再后来,荷兰人兴起,卡利亥特又被荷兰人控制。
难怪西洋列强如此重视卡利亥特,实在是卡利亥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印度洋东部最最重要的港口之一。重要到什么样的地步呢?不可或缺的地步!如果无法成功的控制卡利亥特港口,商船往来印度洋的难度和成本,都将大大的增加。
在坏血病还没有得到彻底预防的年代,所有的海船,都必须尽可能的沿着陆地行驶,以便随时可以靠岸。一旦航行的时间过长,水手就会沾染坏血病,只有靠岸才能解决。而印度洋的北部,海面辽阔无边,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停靠的岛屿。
印度洋北部很宽很大,西部的索科特拉,是一个大海岛。东部的卡利亥特,则是距离索科特拉最近的港口。无论是风向还是洋流,都将两者非常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从索科特拉到卡利亥特,绝对是最方便的,最安全的,成本最低的航线。
要控制印度洋,卡利亥特和索科特拉,就是两个不可缺少的据点。
目前,荷兰人依然在卡利亥特有相当数量的驻军。在荷兰人丢失了南洋地区的利益以后,就将卡利亥特作为维护东方利益的大本营,继续留守。从南洋地区逃出来的荷兰战舰和商船,都在卡利亥特集结。他们当然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还试图以卡利亥特为桥头堡,积蓄力量,准备向白衣军发起反击。
根据白衣军情报部门的估计,荷兰人在卡利亥特,驻扎了超过五千人的军队。单纯从驻扎的武装水手数量来说,卡利亥特和雅加达不相上下。但是,各种战舰的数量,就有些逊色了。荷兰人在卡利亥特集结的战舰,只有区区的十几艘而已。
陈展的手里,有三十艘的大型战舰。能够同时开火的榴弹炮,超过一百五十门左右。如此雄厚的海上力量,足够将卡利亥特攻打下来。但是,陈展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
卡利亥特不是最终目标,莫卧儿王朝才是最终目标。
白衣军在印度洋积蓄力量,目的就是为了攻打莫卧儿王朝。
对于南亚这片大陆,徐兴夏觊觎已久了。他对这里的土著居民没有兴趣,对这里的各种资源很有兴趣。印度出产的棉花,可是相当有名的。如果白衣军需要一个大的殖民地的话,印度就是最好的选择。印度的棉花产量,完全可以满足整个东方的需要。
尽管由于徐兴夏的出现,工业革命的进程,已经被打破。但是,对于棉花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明帝国的江南地区,纺织行业非常的发达。最大的棉纺厂,已经拥有上千台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有员工超过五千人。特别是松江府一带,简直就是纺织业的大本营。而中原大地的棉花产量,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最新改善的珍妮纺纱机,将纺纱的效率提升了八十倍以上。无论有多少的棉花,都不够珍妮纺纱机消耗的。珍妮纺纱机的大规模应用,除了提升生产效率,还极大的降低了棉布的成本,极大的增加了棉布的产量,加速的棉布的普及。只要有足够的棉花,全国,乃至是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廉价的棉布。
对于白衣军来说,大量的棉布倾销,带来的当然是可观的利润。本来明帝国就是世界的贸易中心,玻璃、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基本上都是暴利商品。如果加上一个棉布,那更不得了。这对于白衣军控制世界各地的市场,是很有帮助的。
……
锡兰港附近,其实还有很多不错的港口。如南部的加勒,就可以扩建为一个巨大的港口。陈展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将加勒港稍微建设一番,就可以有足够的泊位停靠大型战舰和商船。哪怕是再多的商船,都可以在加勒港顺利的靠岸。
陈展仔细的考察了加勒港以后,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直接送到海军副司令官陈信海的手里。陈信海接报以后,很快又派人将报告送给还在雷州府的徐兴夏。徐兴夏当即批准。
很快,白衣军海军的多个分舰队,就护送大量的商船到来加勒港。这些商船,运来了大量的水泥和钢筋。加上当地采集的沙土和碎石,钢筋混凝土自然就不成问题了。无数的钢筋混凝土浇灌下去,加勒港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6000字大章!求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