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传奇故事之五千年守诺(1 / 2)

“骆方去世后,李思阳的儿子李唐继任了首领之位。

骆振国、骆振家对父亲的遗言牢记在心。他们两个去过几次洛阳后终于打定了主意。

两人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决定出谷再创骆家辉煌。两人将想法告诉了李唐,得到了李唐的鼎力支持。

两个年青人揣着重振家族的梦想毅然踏上了北去的路。兄弟俩到了洛阳后做起了小买卖。期间,哥俩每隔两三年都结伴要回谷中一趟。当然两人每次回来都要带上各种生活用品。

有一年,哥俩再次回到谷中,李唐和二人促膝夜谈。三个人在一起谈了很多事。谈论起洛阳王府的繁华和凋落、泰平庄的安定、昌兰部落时的纷争,祖辈父辈的身影不断在三人眼前晃动,眨眼间又烟消云散。

说起祖辈,三人同样的心情,热血如沸,恨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重振辉煌。

李唐从小就听他母亲讲他父亲心怀故国的情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默默种下了一颗种子。对于骆振国兄弟俩的出谷他既赞成又羡慕。他也想效仿二人出去打拼一番,但是他深知自己肩挑重担根本无法离开,这数千人的生活更需要他。所以他鼓励骆家兄弟大展宏图,等时机成熟带谷中人重返洛阳。

骆振国、骆振家兄弟俩在谷中盘桓了一个月后返回了洛阳。他们承载着李唐的期盼投入到梦想之中。

哥哥骆振国依靠在洛阳结交的朋友重拾祖业干起了花卉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大有超越祖辈之势。弟弟从小茶楼起步,逐渐扩大,十年间经营起几家酒楼、茶楼与哥哥相比毫不逊色。二人在洛阳成了家,骆家在洛阳占有了一席之地。二人始终念念不忘泰平谷中的亲人,每隔几年都要带上大量的财物千里迢迢探望亲人。有了他们的资助,泰平谷的生活改善了许多。他二人曾多次劝说谷中人全部迁到洛阳。但有些人已习惯谷中之安定,不愿受入世之纷扰,终未成行。

李唐和骆振国、骆振家商议后将此谷命名为泰平谷,意思是纪念泰平庄。并把族名改为骆昌,就是为了纪念骆家和昌兰部落。

数年后,骆振国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花卉外,还扩展了钱庄、水运、丝绸等。在扩大生意之前,骆振国特意回了泰平谷一趟,征得李唐同意后动用了一部分当初洛阳王府和骆家的财物。可是经营没几年,在生意中骆家得罪了当时也是洛阳大户的王家。王家觊觎骆家财产已久,他们勾结官府设计陷害骆家,骆家主仆百余人被抓入狱。只有骆振国长子骆金有事外出才躲过一劫。骆振家得到讯息后大惊失色,他预感到此事颇有蹊跷,既然大哥入狱,仇人一定不会放过他。他迅速收拾财物仓皇逃出洛阳。不久叔侄相聚,托人到洛阳城中打听才知道骆振国等骆家直系人员全部被处死,其他人等发配边疆充军。叔侄二人听后嚎啕大哭。痛心之余,骆振家一家人及骆金无处可去只得回归泰平谷。

骆振家等回到谷中后,将事情讲述了一遍。其时,李唐已将首领之位传于骆金的堂弟骆强。过了一段时间,骆强派人到洛阳探听消息,知道骆家财产多半落入了王家之手。但王家财大势大,凭谷中之力一时难以报仇。又过了一段时日,骆金在谷中再也呆不下去了。他对骆振家和骆强说,他想到北方去发展,投奔朋友,等积攒了力量后再报仇雪恨。骆金对此行并没有多少信心,所以他还说他这一生以报仇为己任,不报此仇誓不回谷。如果他做不到就传给子孙。

听闻骆金的想法,李唐的儿子李盛也决定离开泰平谷去圆心中一个梦。

在两人临走之前,弟兄三人惜惜话别。想着以后的日子不知如何,又是凄惶,又是茫然

骆强感佩骆金的决心,他承诺,泰平谷将永远等待他们的归来,并用昌兰文字在一张羊皮纸上写下了兄弟三人的誓言。然后将羊皮纸一分为三,各执一份。其实,李唐心里明白,骆金报仇的希望十分渺茫。在他们临行之前,各送给一本书,那是昌兰部落的文字,希望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自己曾是昌兰族的后代。并言,如果多年后他回来或他的后代回来可以把羊皮纸或书作为识别身份的凭证。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