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满城尽传小苏郎(2 / 2)

这个传遍全城的事儿不是苏默改编的三国演义,也不是他那新奇的评书说法毕竟,再如何新奇也只是个俗讲,更不要说没亲自听到,始终没那么深的感触,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

至于说某人轻薄人家大闺女,被女方父亲追杀半条街……咳咳,这种绯闻在后世有网络这个传播大杀器,还能制造更久时间性的效应在这大明的古时空,也不过只是引人一笑,成为一段风流韵事的谈资罢了

所以,真正引全城震惊的,是那《临江仙》!

茶馆里、青楼中,无数人在议论着、咏唱着这词也有无数人在互相打听着这词的作者——苏默

文人士子们有赞佩的,有嫉妒的,打听苏默的目的,不是想要结交的,就是想要文斗一番借此上位的;

青楼姐儿们打听,却多是想要结交一番这个小才子,以便有机会讨要些他别的诗词之类的毕竟,打从宋朝那位柳三变之后,这青楼和才子之间,就总有了割舍不清的关系

这武清县本就是个中县,户不过几千,人口不过几万,如此一闹,火了,苏默彻底火了至少在这小小的武清县是火了

而相对于这些个士子文人和青楼姐儿们,更焦灼的却是那些别个茶馆里的掌柜和茶博士们

掌柜们想的是,如何将这位忽然崛起的小苏公子,请到自家茶馆来说上一回;茶博士们想的却是,冷不丁冒出的这个小子这么一搞,大伙儿们以后的日子还怎么混?

赵奉至是成化十二年的进士,先是以观政士入礼部为职事,后进给事中

按说以他这个资历,再往后走便该是进一步至员外郎,或者下放一县佐2官甚至县令,再不然,也是到府州出任教授又或一州学正

然而,官场之中,从古到今都是一样,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再大的本事也得给旁人让路故而,在弘治三年,竟然被踢出了礼部,举为武清教谕

同为学官,一县教谕和一府教授可是天差地远了然而这老先生也是个愚直之人,打死不肯去走门路,索性一门心思扑在这小小的县教谕职司上,至今已是八年过去了

八年来,他兢兢业业,想兹念兹的便是能在任上教出几个大才,给自己出一口气

然而,这北地积累终是太过薄弱自洪武三十三年,科考分为南北两榜之后,北榜士子虽然获得了份额的倾斜,质量上始终比不得南榜

为此,作为北榜麾下的教谕之一,赵奉至不知吃了多少瓜唠,这些年来简直要愁白了头,心中实是郁闷至极

这一日,当他再次拖着疲乏的身子下了职回到家中,一进门,老管家便兴冲冲的将日间生的事儿详细禀告了他

自家老爷整日为学举之事忧烦,老管家自是最明白不过猛不丁的听到县里出了这么个冒头的才子,自然是迫不及待的上报

“这个苏……嗯,苏默对吧?此子可有进学?之前可有参加县试?啊,他作的那个《临江仙》,去寻来我看”赵奉至乍听到这事儿,顿时来了精神

老管家见老爷果然重视,连忙从袖管里取出一张纸,却是一份早已誊抄好的《临江仙》

赵奉至伸手接过,低头再三看过,不由的越看脸上喜色越浓以他的才学,自是对这词的见解更深诗词之道虽是小道,但窥一斑而见全豹,其人才情绝对大有可培养的前途

“……这个苏默……”老管家听赵奉至的问话,脸上微微有些迟疑

“怎么?”赵奉至听老管家吞吐,不由一愣,将目光从纸上移开,抬头看向老管家问道

“好叫老爷知晓,这个苏默八岁便进了学的只是这些年来,三次小考……却……却都不中,这个……”老管家嗫嚅着道

赵奉至眉头一蹙,低头又看了一遍那临江仙,喃喃自语:“三次不中……怎会如此?莫不是有甚隐情?”

他说到最后一句,猛然抬头看向老管家,语调不由高昂起来他主管学政事,最忌的便是科考出问题而以手中这临江仙的水平来看,苏默怎么也不该三次皆不中,所以他先想到的便是“科考弊案”四个字由此,不由的脸上犹如寒霜陡降,目中射出冷冽之极的光芒

老管家却是苦笑着摇头:“老爷息怒,据老奴了解,这苏默三次小考并无任何问题,实实在在的是真的不中”

说到这儿,犹豫了一下,又道:“老奴闻说,这苏默家中甚是贫寒其母早亡,其父苏宏也是个落地秀才,父子二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该不是因此不能专心就学,故而才……呃,这也是老奴的猜想,究竟如何实不得知老奴也是想着老爷整日为提学操劳,此子或可……”

赵奉至眉头紧皱,面上神色却是缓和了许多见老管家面现局促,摆摆手示意无妨,想了想,这才轻轻的道:“你做的很好,此事,我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老管家松了口气儿,施礼退下

屋中,赵奉至蹙眉沉思,半响,低声自语道:“三次不中……三次不中……”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