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那道近乎荒唐的圣旨的出现,便也没什么奇怪的了若只是这样,苏默早撒丫子窜回去抱大腿求安慰去了
然而让苏默警惕不解的是,这个消息竟然传的连几处略显偏僻的小县城都闹得风风雨雨的,这可就不正常了
要知道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即便是圣旨,若非是关乎天下所有民生民计的事儿,那是根本不可能传达到这种最低级治府所在的
曾经在宋朝时,甚至有过皇帝免除某些赋税的圣旨,都能瞒上一两年后才渐渐让一些偏远的地方得知
苏默不认为自己获封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出使官儿的事儿,还能大过减免赋税这种事的程度
而眼下偏偏这种情况就生了,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在背后推手了而且还必须是那种有一定地位,手中有相当势力、人脉的人,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当然,能做到这种地步的,英国公的能量也绝对可以但是能做到不代表一定就是英国公做的
因为这等于是把皇帝放在火上烤了,是将皇帝彻底推到明面承受天下人的质疑的事儿除非英国公脑子抽风了,否则就绝不会脑残的多此一举
如此一排除,便只剩一个可能了这事儿,是自己的敌人刻意为之的至于目的,苏默倒是还想不到太远太复杂的,但是至少有一种可能他猜到了那就是,借刀杀人!
借的那把刀可以是盗匪,可以是乱民,更可以是蒙古人西北地处偏僻,地广人稀,在经过当年土木堡之变,还有成化末年的混乱后,小规模的造反作乱简直不要太多,对朝廷不敬不服的更是多如牛毛
这种情况下,若是能抓住皇帝昏聩乱政,然后杀上几个因而迹的奸佞,绝对可以声威大震,扬名立万了而貌似自己现在的情形,无论是大小还是长短,拿来割了脑袋祭个旗啥的,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蒙古人,那更不必说了本来双方就是敌对的,大明从蒙元手中夺权才不过百年,期间更是一直厮杀不断此时的蒙古,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心念蒙古入主中原时的辉煌,根本不愿臣服大明
这种时候,若是能杀了他苏默,不但能狠狠打大明皇帝的脸,还能打击亦不刺的士气,加他们的失败更重要的是,甚至能借此激怒大明,同时坚定蒙人的战心,说不定就能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呢?
当然,若是苏默是随同正规使团而来,那一切休提毕竟现在明面上,达延汗还是和大明保持着和谐关系的,鹰派们再如何求战,也不能做出这种明打明打自家大汗嘴巴子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苏默也不过就是个副使而已,杀他的效益跟成本根本不成正比
所以,苏默既然想到了这些,自然也就能想到消息必然是从京师先传出来的那么也就是说,其实越往京城方向,对他布下的网就越密他要是傻乎乎的就那么一头闯进去,只怕不等看到京城的城墙,自己的脑袋大抵就先要挪个地儿了
而今之计,只能将错就错,想法儿找到出使团并加入进去只有这样,才能解开这个死结也顺势借助使团的保护,避开后面一直追杀的嘉曼和尚
但他知道这个法子,对手肯定也是明白的所以即便他想要加入出使团,也不能这么大模大样的迎上去先迂回一下,脱离了危险中心再去,这才是最保险的做法
听了苏默的解释,何莹先是小脸儿皱成一团,苦恼的抓抓脑袋这一大坨的分析,各种可能、各方势力、各人心态算计,简直让她听的脑袋都乱成一团浆糊了
到了全部听完她似是明白了,但想想又完全摸不到头脑最后便只剩下四个字:不明觉厉
完全听不懂啊,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这种有失面子的事儿可不能露出来,不然还不得让苏默嘲笑死?这家伙原本就喜欢欺负自己,正如他经常毫不掩饰的那句话说的一样:你有啥不开心的事儿?说出来让我开心下啊
所以何莹决定坚决不给这无良的人机会!自己听不懂没关系,反正都有这家伙盘算,自己只要按照他说的做就是了
既然自己认定了跟了他了,大不了就是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而已,又何须多去操那份儿心?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何二小姐立刻淡定下来只淡淡的扔下“你决定”仨字儿,然后便留给苏默一个漂亮的后脑勺,便再次挥鞭催马而行那份淡定的模样让苏默老半天没反应过来,呆愣了半响才反应过来,这叫一个郁闷啊
说好的拜服呢?说好的敬仰呢?至少得有个爱慕的菠菜抛过来吧可眼下这情形,完全跟剧本不搭噶啊
于是,就在苏老师显摆一通却白费功夫的郁闷中,前方再次显出一座城池的身影
延水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