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重大消息(2 / 2)

首长 夏言冰 5673 字 2018-01-24 加入书签

楼易成说的虽然是气话,却也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包飞扬虽然不知道沈国生一味强调江北船舶总公司投资的江北远洋项目而压根不提海州船舶工业集团,是一时疏忽,还是根本就故意忽略了海州船舶的存在,但是作为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集团的缔造者。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包飞扬所愿意看到的。

沈国生讲完以后,又请钱洪磊上去说两句,钱洪磊站在舞台上,笑着说道:“说实话,我以前并不知道海州海州这个地方我当然是知道的。不过在船舶工业这个领域,我确实没有听说过海州。这次能够来海州,我也了解到海州以前确实没有什么船舶工业,江北船舶总公司能够立足长远,决定将海州作为他们新的展根据地,这一点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这一步跨出,不仅让自身的展前景从此海阔天空,也为海州的船舶工业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能够与江海造船厂、与江北远洋造船厂合作,也是我们金州船舶产业的机会。我们也希望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从同仁的身上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同时一起推动海州乃至华夏船舶工业的展。”钱洪磊恭维了海州市以及江北远洋公司几句,但是依然没有提到海州船舶工业集团。

“主任,你看看吧,别人都只知道江北船舶总公司和江北远洋造船厂,这下子有什么好的资源,也都会落在江北远洋造船厂的身上。”楼易成有些酸溜溜地说道。

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虽然也引进了不少资本,但主要是民营资本以及外资。这些投资方的资本实力雄厚,但是在造船产业方面。能够提供的帮助却不是很多。而江北船舶总公司与江海造船厂、金州船舶集团合作,却能最大程度弥补自身在产业积累方面的不足,楼易成心里其实也非常羡慕。

钱洪磊讲话结束以后,沈国生又代表海州市委市政府对金州船舶集团以及与会的嘉宾表示了感谢,沈国生说道:“感谢大家,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参与、见证江北远洋造船的诞生与展。以及海州船舶工业的振兴……”

沈国生讲这句话或许只是因为这一次研讨会正是借江北远洋造船厂的成立而举办的,但是不管他有意还是无意,都再一次忽略了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存在。

“沈书记,我这里也有一个刚刚收到的好消息。”沈国生刚要结束讲话,让大家尽情畅饮。却不料包飞扬走到舞台的前面。

“噢,既然是好消息,那包主任就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沈国生并没有在意,他笑了笑说道。

对于包飞扬的突然声,大家都有些意外,几乎全场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包飞扬笑着对沈国生点了点头:“既然沈书记让我说,那我就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远洋船舶制造基地目前建设很顺利,基地的一期工程将于两年内建成,并达到年产五十万载重吨的生产能力……”

“许总,这个年轻人是干什么的?还有这个海州船舶工业集团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是原来海州几家小船厂合并而成的吗,他们也能生产远洋船舶?”钱洪磊吃惊地问道:“年产五十万载重吨,这样的产能就是我们金州船舶集团或者江海造船厂也不能够打包票。”

许鹏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他知道海州船舶的一期建设计划,实际产能只会高出五十万载重吨每年,他解释道:“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确实就是市里原来几家小船厂合并而成的,不过他们注入了船舶工业园的资产,又引进了一些外资,其实挺有钱的。”

“许总你也是老船舶人了,什么时候有钱就能造出船来了?”钱洪磊非常不屑地说道:“造船这个行业是要看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技术,就是钱再多也造不出船来。”

一艘远洋船舶体积庞大,船体上又聚集了电子、机械、动力等多个领域的产品,远洋航行的使用情况又对产品的技术与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而要将这么多产品组合在一起,整个制造施工的过程非常复杂,又非常考验管理水平,所以钱洪磊才会一再强调船厂的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包括管理方面。

许鹏明对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情况有一些了解,知道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确实从江海造船厂、从大江船舶研究所挖了一些人过来。但是仅仅如此,还并不足以保证海州船舶工业集团造船项目的成功,至少这样的实力相比江北船舶总公司还是不够的,更不用说江北船舶总公司还得到江海造船厂,甚至还能得到金州造船厂的支持,双方的差距将会更加明显。

许鹏明笑了笑:“哈哈,大船造不出来,还可以造小船吗,这方面他们还是有经验的。”

钱洪磊不由笑了:“那倒是,不过五十万载重吨,这要造多少艘船?”

许鹏明与钱洪磊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也不能说很小,至少他们周围的人都听到了,大家也不由笑了起来,都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大话”感到好笑。

沈国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他倒是知道海州船舶工业集团的计划,也知道海州船舶集团的执行力比较强,这样的目标看起来很大,却未必就做不到,只是包飞扬突然跑上来说这件事,是在表达对他沈国生为江北船舶总公司撑场的不满?

包飞扬虽然没有听清楚许鹏明、钱洪磊等人说话的具体内容,却能看到他们脸上充满轻蔑味道的轻视。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海州船舶工业园区三年后的产能预计将达到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五十万载重吨,除了三大主力造船厂:大宙唐盛船舶重工、海州船舶工业集团,还有就是江北远洋造船厂,园区正在针对船舶配套工业进行招商,希望能够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在园区内形成相对完整、具有一定特色、在部分领域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的配套产业链。”(未完待续……)

...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