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节 新的贸易条约(1 / 2)

新书求收藏。

————————————

舟山,佛渡岛,双屿港。

这里悬居海洋之中,距离定海县不过六十余里。分东西两山对峙,南北俱有水道相通,亦有小山如门障蔽,中间空阔约二十余里。

形成了良好的避风条件,通过两山保护的水道,过了水道后,就有一座海港。

说中观音大士在未找到说法地普陀山之前曾在此岛停留过渡,因此成为佛渡岛。

岛上石头林立,石头之间只有野草生长,没有可供种植的耕地,因此一直杳无人烟。

但是在明朝中期,这里却是海上走私中心,葡萄牙人、大海盗汪直都曾经将这里当做贸易基地,用来跟江南做贸易。

嘉靖二十七年,明朝浙江巡抚朱纨率战船三百八十艘、六千大军进击双屿港,擒海商头目李光头、许六、姚大等,毁所建营房,尔后官兵以木石填塞双屿港。明军又打败了倭寇,赶走了葡萄牙人,这里就再一次荒芜了起来。

杨潮重开贸易,荷兰人就选中了这里,杨潮允许他们在这里建立货栈。荷兰人在几年时间就将这里从一个荒岛变成了一座繁华的港口,投入了十余万两银子,建立了码头,修建了上百间大型货栈。

但是杨潮没有允许他们修建城堡,而且让施琅后来在这里建立了海军基地。

双屿港之所以被汪直、葡萄牙人看重,这里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位于杭州湾口,南边是宁波。北边是松江,后世这里都是优良的贸易港口,可以辐射江浙甚至闽广一带,后世这里同样是海军基地。

这次战争爆发后,杨潮立刻派军将双屿港上的荷兰人抓捕。将荷兰人的港口码头没收,以后这里就没有荷兰人的私产了,都是大明官府的官产,码头是公有的,货仓是海关的。

此时码头上订立了许多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上都挂着一具尸体。全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许多来这里做生意的浙江商人指指点点。

荷兰人开发了这里后,招徕来了许多杭州湾一带的商人,杭州湾潮水湍急,礁石密布。没有良好的海港,只能通小船,过去杭州湾的货物要海运,要么用小船运到宁波出海,要么就是送到松江去。

这些商人就是驾着小船送货到双屿港,从而跟荷兰人贸易的。

“诸位,你们说大都督会不会禁海啊。这才开了几年啊,要是又禁海。大家伙的生计,可就无着了啊。”

几个商人看着严酷的情况,不由苦恼的说道。

“还能怪谁。不都怪这些洋毛子,贪得无厌!”

他们也看不惯这些洋人竟然敢去抢劫,他们中就有不少海宁人。

“听说大都督把洋毛子的老巢都剿了,这些洋毛子就是在台湾打死的,挂在这里要给后人一个警醒,听说大都督还要发兵去更远的地方。把洋毛子赶尽杀绝呢。”

“这么说大都督一定要海禁了啊。”

一个商人叹了口气,把毛子都杀光了。就是不海禁,他们还能跟谁做生意去。

几年前他们大多都还是渔民。开了海贸一个个通过运输,这才发达起来,家家赚了点,但是也不多。

最苦恼的是一个刚刚让人打造了大海船,打算扩大规模的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家正是海宁县的。

“杀,杀的好。该禁就得禁!岂能因为我等商贾,让海寇祸害相邻呢。”

这时候他们突然看到几个士兵从一个大房子中走出来,哪里是东印度公司的办公地点,现在则是双屿港的港务衙门。

几个兵拿着黄纸和浆糊,在挂着尸体的木杆上,刷刷贴出了几张告示。

商人们瞬间就围了过去,看到消息后,心里一颗秤砣顿时落地。

杨潮告诉这些人,不会禁海,要大家安心,继续做生意。只要照章纳税,就是良商,就是有贡献于国的栋梁。

“大都督万岁!”

几个商人欢呼着。

“走,哥几个,让犬子打几十斤大鱼,今晚到我家去喝酒去。”

刚刚添置了大船的海商高兴的喊道,他家是当地的大族,人口几百人,住在海边一个村子中,但是却不是名门望族,只是老老实实的渔民,不是开海贸他也发不起来。他这次打造大船,就是为了把村里的后进青壮都拉到船上谋生,可没想到出了这件事,为了造船,他可是借了不少钱的。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