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一开口简简单单四个字就道出楚离内气的渊源,让楚离始料未及,吃惊不小。《道衍录》作为道家典籍,炼气方式自然与别个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可这和尚只是粗粗一看便知其中原委,着实是令人惊诧。虽说和尚其貌不扬,行为颇有市井乡野之气,但略一显山露水,便如云龙探爪,楚离再也不敢将其小看。到得后来和尚讲起武林掌故,历史渊源,更是楚离所未知,因此上收起轻视之心,小心地听着。
别看和尚言语戏谑之色颇浓,可讲起掌故来却头头是道,言语之间也不似寻常佛子那般谨慎小心。“此事说来话长,要说‘一道二僧’,就必须从头说起。”掀开朱漆葫芦盖子,满满地饮了个畅快,一段旧事自和尚口中娓娓道来。和尚说的简短,但楚离举一反三,倒也从中琢磨出了许多东西。
唐末纷争,群雄并起,盖世豪雄黄巢马踏神州,追北逐南,建立了大乐政权,正是“冲天剑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自此神州重归一统,百姓乐业,士民清心。只是过了几百年之久,乱世又现。大乐朝最后一代皇帝驾崩之后,各地诸侯藩王纷纷据地称王,分霸一方,历史上煊赫一时的大乐朝彻底灭亡,天下遂再一次进入群雄逐鹿的局面……
当是时也,藩镇诸侯、纶巾羽士、草莽英杰、阡陌豪客、出家僧道、域外族王……于此乱世之中纷纷涌现,各逞机谋,分显本事。成功者封侯拜相,位居人上,大权在手,万人颂拜;失败者或是惨失了性命,或是隐姓埋名,辗转他乡。
大有大王,小有小王,称孤道寡的结果就是这些异姓王侯之间频繁地进行战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一乱就是二十多年。期间大小战争无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事情随处可见,战场上战了降降了又叛的也不在少数,世道异常纷乱。
二十年后,经过鲜血的洗礼,原本属于大乐朝的土地上,七个崭新的国家重新站立了起来。有趣的是,这些国家在国号上与历史上的一些国家有重合的迹象,甚至民间还盛传某国皇帝有几代之前的皇族血脉。只是此事终属传言,一直未经证实。
七国并立的这一段时期,被史令们称为“新战国时代”,而民间百姓则更喜欢称之为“大战国”。因为这段历史时期的战争,无论从战争规模上还是从国家实力上,都要比春秋战国时代强得太多。这也得益于前朝大乐时代的温和统治,所以士民殷富,百姓乐业。可正是大乐朝的统治过于温和,士民殷富的同时,王朝的直属军队兵甲不修,给了外属藩王们可趁之机,而大乐朝的百姓多年远离战争,进而惧怕战争,兵戈一起民心纷乱,这才导致了大乐朝最终的灭亡。
齐、楚、赵、燕、梁、晋、宋,虽然一片大陆并称七国,但是立国有早晚,实力分上下,是以七国之中以齐楚为首,晋国次之,赵燕梁并而后之,排名最末同时也是地盘最小、实力最差的,就是宋国了。
齐楚两国实力超群,七国之间虽然各有嫌隙,表面上却互道友盟,相安无事,偶有纠纷,都是齐楚出面调停。齐楚占地最多,实力最强,属于七国之中的超级大国,两个超级大国当世并立,就好像两个巨人的握手,虽然表面意思是友善的,但是暗中毫不例外地也在较劲。有趣的是,两国较劲的场合不约而同地都避开了正面战场,无论其他五国如何热切期盼,望眼欲穿,可两国就是打不起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齐楚的龃龉都很微妙地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很明显,两个大国的高层人物都在努力维持一个平衡。
有道是:“怡年养败子,乱世出英雄。”七国并立业已四十余年,说起来,齐楚之所以能当世称雄,确实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时,更是得益于两国所拥有的几位超卓人物。换句话说,七国的风云人物,齐楚为最!
“你娃娃可听过一首歪诗?”讲到这里,和尚又灌了口酒,满脸的笑容,看起来颇为神秘。楚离摇了摇头,虽然来到这个世界时间不短,在楚国孝伯侯府也生活了两年之久,但侯府上下一直将他当作痴呆儿看待,看做是一个宝一样,平日也不会在他面前说些复杂的事情,别说天下大势武林掌故了。因此楚离即使对身处的时代有些了解,也着实有限得很。
见楚离摇头,和尚微微一叹:“那小道士到底教了你些啥?莫不是整日只念几本道书?”和尚摇了摇头,一反戏谑的神色,肃容低声吟道:“恒帝牧羊日,庄皇垂钓时;书生遇樵子,耕夫见道师。”和尚虽然先前口称歪诗,但一吟诵起来,不自觉地流露出张目远眺之神情,声音宁静平和之余,又似多了一丝感慨和向往……看在楚离的眼中,登时觉得有些不同。
恒帝牧羊日,
庄皇垂钓时;
书生遇樵子,
耕夫见道师。
四句二十字,似诗非诗,却显然包含着历史掌故。楚离细细一品,短短二十字之中,已至少提到了六位人物。尤其是前边二人,一为恒帝,一为庄皇,只看称呼,自然是身登大宝,君临九五之人。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七国之中哪一国的国君。
和尚遥望远方,凝定了半晌,终于微微一叹,缓过神来看着楚离说道:“你娃娃还别说,这歪诗不知道是哪个作的,倒也有几分歪才,读起来有几分味道。你娃娃看起来也个聪明人,那小道士收的徒弟,自然得有些眼光。”和尚东拉西扯了几句,用手摇了摇葫芦,只听空空回响,那硕大的朱漆葫芦,竟然已经喝得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