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来是个难得的人才啊!”坐在赵晓峰身旁的谢
“嗯!”赵晓峰自然知道这些,等周恩来汇报完毕,就连一向严谨的德国顾问鲍尔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随后,会议围绕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分成三组对这次失利进行了深刻的检讨,赵晓峰、谢珂、鲍尔每人参加一组。(
接着,**同志作了长篇言,赵晓峰早就注意这位领导建立新中国的伟人了!**此时显得颇为自信,赵晓峰知道,如果第五次反“围剿”如果真的交给**来指挥,说不定真的就成功了!
**集中地讲解了当前最为迫切的军事问题,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
**说:“如果说敌人的力量强大,为什么第一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胜利
他接着又列举了许多事实说明根据地的政府和群众对反“围剿”战争是大力支持的,驳斥了博古关于根据地政府和群众支持不够的说法。
**的言又掀起了一次激烈的掌声,并将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先是王稼祥言同意**的意见,并表示拥护由**来领导红军。接着是张闻天言,同意**、王稼祥的意见,并且强调指出:在目前这种险恶的情况下,只有**同志出来领导红军,才可能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周恩来言明确提出要撤换博古的领导职务,建议**同志出来领导红军。李富春、聂荣臻、朱德、**、陈云等也在会上了言,支持**的正确意见,赞成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的正确建议,同意撤换博古地领导职务。
博古并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凯丰也不同意大家的批评,李德为自己的错误进行了辩解、拒绝大家对他地批评。
会议立即激烈地争论起来。此时。**人明显地变为两帮。以**为地一帮人多势众。而以傅古为地一帮则显得颇为零落。
此时。傅古将眼光放到了赵晓峰地身上。他想要从赵晓峰身上得到支持。毕竟现在只有赵晓峰地身份特殊。而这次**千辛万苦请到赵晓峰地意思也十分明显。就是想要他这个“友好地外人”来评判这场没有硝烟地战斗。到底谁对谁错!
赵晓峰见到现场中所有人地眼光都集中到了自己地身上。遂站起身来。走到了话筒前。正站在话筒前地**立即后退了一步。
赵晓峰心中得意万分。“嘿!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大地影响力啊!也不知道历史会不会将自己写进去。自己地名字要是写在历史书上。也不知道几十年以后。自己会不会也成为令世人瞩目地伟人?”
其实在他们相互争论地时候。赵晓峰就已经盘算好了。自己是无法改变历史展轨迹地。虽然自己控制了、抑制了一些事情地生。但只要是与自己、与自己中国同盟军无关地事情。自己是阻止不了地。
所以。赵晓峰清了清嗓子。道:“诸位**地领导们!今天赵某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也见识到了诸位地领导才能。在我个人以为。**同志地观点是正确地!毕竟我们东北抗日军也是一步步经过血雨腥风成长起来地。……但傅古同志那种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地精神是值得扬地!虽然傅古同志在军事指挥上出现了一部分地错误。但在**军队地展上功可没!……”赵晓峰只是依据历史说着历史。他地面不红、心不跳。但却引来了众人热烈地掌声。
根据赵晓峰与大多数人地意见,会议一致通过根据**言的内容,委托张闻天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地总结决议》。《决议》否定了博古的报告,认为基本上是错误的。《决议》列举大量事实,说明红军在主观上、客观上均具备粉碎第五次“围剿”的条件,明确指出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在敌人采用“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战略战术”的情况下,我们的战略战术应该是决战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中有把握地去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以粉碎敌人。然而。我们却以专守防御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了运动战,并以所谓‘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来支持这种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以分散兵力的作战方针代替集中兵力的作战方针,违背了我军战略上
战术上速决的基本原则。放弃诱敌深入的方针,而国门之外”,结果造成严重损失,使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
《决议》指出,在政治上,“左”倾机会主义提出“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没有利用敌人内部的第一矛盾冲突,拒绝援助福建事变,丧失了打破“围剿”的良机;在战略转变和实行突围问题上,“左”倾机会主义同样犯了原则错误。“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在干部中群众中关于这种战略转变没有解释,组织庞大的后方机关使行军作战受到困难,使所有的部队变成掩护队;在领导作风上,“华夫同志恶劣的领导方式”,在军委内造成了不正常现象,博古同志不但不批评纠正、反而支持。他们的错误是“严重的政治错误”,并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以**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要求红军迅速完成从阵地战到运动战的转变,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为创建新的根据地而斗争。
最后,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北为中心来创造苏区根据地的决议,改为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