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的北京热闹而又喧嚣,街道两旁的商店大厦到处挂着各式各样打折促销的横幅,随处可见都是采买年货满载而归的人们,也许是临近三十,许多外地赴京工作人员已经返回老家过年,马路上的车流似乎比平时少了不少,至少那种开了半天,结果却比用两条腿走得还慢的极端镜头见不到了。
“呵呵,怎么样,现在看北京是不是有一种新的感觉?”一边轻轻转动着方向盘,小李一边向坐在车厢后边的几个小孩子问道。
五天前,几个人远行千里来到黄春生的家乡,四川绵阳的一座小山村,在那里,四个人领略了山村的纯朴民风,锦绣风光,也感受到山村的落后和闭塞,终究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偶尔住上一两天会觉得新鲜,但时间一长就感到种种的不便,再加上还要回家过年,于是住了两天之后,几个人便告别黄春生离开了青石峪村,和去时不同,为赶时间,返京的路上他们没有再去顺路寻找各地高手手谈切磋,所以在短短三天时间内,他们所坐的银灰色旅行车车轮便已压在了北京城市区的柏油马路上。
“是呀,小李叔叔,以前看好象也没觉得什么,现在一看,怎么感觉那么亲呀!”王一飞望着路边那一座座熟悉的建筑,耳边听着阵阵汽车的轰呜还有嘈杂的人声,感觉真好象是变了一个天地。
“还是北京好呀,有的吃。有地玩,还有漂亮的衣服可以买。”朱慧妍也是兴奋地叫着,在青石峪村的时候她可是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贫困落后地区的无奈,因为在那个里,你就算想花钱都找不到可以花钱的地方。
“呵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叫做心态,其实北京还是那个北京。它并没有改变,只是你们地心态改变了,所以对北京的感觉也就改变了。”小李笑道。
“小李叔叔,心态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王一飞好奇的问道。
“呵,讲太深你们也理解不了,不如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或许听完后你们就能多少明白一点了。”小李笑道。这种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上地东西连有些成年人都搞不懂,对三个刚上小学一年纪的小孩子谈这些不是对牛弹琴吗?
“好呀,小李叔叔,您快讲呀。”小孩子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几个人连声催促道。
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小李开始讲说。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人们称它为狙公。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地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地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地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地。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地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哈。那些猴子可真傻。早上三个。晚上四个。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最后不都是七个。它们有什么可美地呀?!”听完故事。王一飞最先笑了起来。
“是呀。那个养猴子地老头怎么那么坏呀。连猴子都骗。”陈道地也言了。对他来说。什么都可以不在乎。但在吃地问题上绝不能半点儿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