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李靖的决断是向陛下申请一队兵马来做军校的巡逻保安任务,至于保安司就设立在图书馆的旁边,从此之后保安司的主要任务除了纠察学生之外就是保护图书馆,附带着清理打扫清点图书之类的任务,看大门巡查之类的交给军队,军队就归教官长楚威统领,保安司主要负责保护图书馆,将功赎罪。
保安司失去了一部分的权力和权威,但是也减轻了不少负担,这是以前那些队员梦寐以求的,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休息,但是现在得到了,却反而有些郁闷,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孟雨接受了这个决议,保安司也认同了,并且立刻开始行动,从图书馆建立的过程中就开始保护图书馆,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保护图书馆,用三班倒的模式,大白天倒不用担心,主要还是晚上,根据各自课程的不同来安排保护图书馆的班次,确保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保安司的成员在保护图书馆,不被贼人盯上。
同时,保安司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
这一切都是苏宁的设局。
引蛇出洞,什么叫引蛇出洞?这就叫引蛇出洞,苏宁将手上的大网撒开。笼罩住整个军事大学,将整个军事大学都给包了起来,他们绝对不会有一个人成为漏网之鱼一切都会在自己的监视当中,他们一定会和外界联系。不管这两个人是不是都在军校里面,或者一个不在军校里面,一个在军校里面。
从对话里面分析,很显然,一定有一个在军校里面,那么他如何接受指令?他肯定也是要和外界的指挥者联系的,他如何联系指挥者?借着休沐日外出?休沐日里面不外出的学生有三分之二多,外出的学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但是还是有将近三百人会外出,难道一个一个的盯着?这也太麻烦了。而且不外出的也有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来联系指挥者,比如用藏在什么地方的暗号或者纸条什么的……
电视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狗血桥段,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百密终有一疏。如何才能抓住那个内应奸细呢?这是一门科学,一门很深奥的科学。
苏宁觉得自己需要进一步的缩小范围了,比如,经常去听音乐课的那二十个人,除去孟雨之外,其余十九个人都必须要监视,哪怕是属于七匹狼组织的齐备。自己很欣赏的齐备,也需要监视,这是毋庸置疑的。
苏宁暗中吩咐了王辉,这一队保护苏府的暗箭,如今根小队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了三十个人,但是家臣还是只有王辉一个。一个只忠于自己,哪怕是自己造反也要誓死跟随的家臣,只有他是苏宁可以完全信任的手下,所以苏宁把这十九个人的画像和名字全部告诉了王辉,让王辉采用重点监视的方式紧紧盯住这十九个人。府上的保卫一定要注意,李二陛下的人手是用来监视整个军校的,重点跟进就只能靠苏宁自己的势力了。
喜欢音律的人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明显的,首先三餐要保证,三餐不能保证,哪里有闲工夫去感受音律?去感受天地之间的交流?没有相当的心境,根本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所以三餐不能保证,就别提其他的了,此人的家境或者生活环境一定是很好的,衣食无忧,才有功夫感受音乐,喜爱音乐。
孟雨和齐备都是这样的人,家中条件还是不错的,他们应该可以排除,只有那些家中条件明明不好,或者丧父丧母,或者三餐不继,或是农家子弟,那些人喜爱音乐,反而要注意了,诸葛亮的确是在隆中种地,日子过得也的确清贫,但是别忘了,他的岳丈可是黄承彦,黄承彦是何许人也,诸葛亮会饿肚子吗?绝对饿不死他,诸葛亮是不折不扣的士族啊!绝对的高富帅!
所以说,出身农家,出身清贫,反而却喜欢音乐,喜爱音乐的,才更加要注意,确定目标之后,哪怕是暗中翻检他的宿舍和他的用具,也要找到那本《乐记》下半册,那个是决定性的证据,只有找到那个决定性的证据,才能真正的证明那个人就是奸细!就是叛徒!然后,就要全校戒严,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进入,也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离开!一只苍蝇都不许进来或者离开!
经过最初的排查,苏宁从二十个人的名单里面剔除了十五个不太可疑的对象,设为二级戒备对象,监督的人员可以不用那么严格,还有五个出身不好的对象,设为一级戒备,军校里面也要严格监视,军校外面更要死死的盯住,谁盯谁也要严格的记录,一旦出了事,可以立刻确定纵火犯是何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这五个人分别是家住万年县的贫困农户谢鸠,家住洛阳郊外的贫困农户张庭,家住蜀中却家破人亡四处流连的周冲,无父无母猎户出身的潘山,以及家住燕地家中七口人的寒门子弟张楚。
这五个人,是重点监视对象,一个都不能松懈,到底他们中哪一个才是奸细,或者其他十四个人里面谁是奸细,都要严格把关,排除法是最方便不过的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把图书馆重建的消息放出去,那心怀不轨之人定然惊慌失措,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要那人惊慌失措,就一定会露出马脚,只要他露出马脚,就一定会被注意到,这样的话,他就没有办法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