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九 我是曹操,你是谁?(2 / 2)

事实上,就算曹操愿意还政。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不会愿意。同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曹操没有称帝,而赵匡胤没有,他称帝了。

但是因为赵匡胤是皇帝。而且对待文人优柔。大家都愿意美化赞美他。而曹操对待世家大族是持反对打击的态度,魏朝存在的时间也短,所以人们对于曹操的丑化则更多一些。这种丑化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后出于忠君思想的需要而达到了巅峰。

对于曹操的同情和对于汉献帝的叹息是这些章节的主旋律,并没有倾向于何人的感情,除了对于董国舅这些所谓汉室忠臣的冷嘲热讽之外,其他的情感碰撞并不尖锐,李二陛下一口气读完了十回章节,回味了一下,就深深的看着苏宁,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魏代汉为正统,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对于曹操魏武帝的身份,我也是认同的,但是从你的这些故事里面,我怎么读出了另外的意思?你且说说?”

苏宁明白了,李二陛下的意思是曹家王朝是正统,我认同,他们是皇帝,我认同,你别有什么顾虑,不要认为我是在试探你,你就放心的说就好了。

尼玛我要是信你太阳就打西边儿出来!

“臣以为,曹操所说的那些话,也都是他的心里话,若是没有曹操,天下不知几人称孤几人称王,这一点,臣也认同,若不是曹操剿灭了称帝的袁术,汉室能否维持表面上的统治还真是一个未知数,曹操的存在,至少为汉室续命数十年,曹操至死不曾称帝,臣以为这已经是曹操对汉室的最大忠诚,而其子曹丕在曹操尸骨未寒之际就称帝,也可以看得出来谁是忠臣,谁是叛逆,当然,都是相对于汉室而言的。

汉献帝也不是什么太过无能之辈,当时宫闱之乱时,董卓前来救驾,少帝刘辩被吓的连话都不能说,年幼的献帝却站了出来斥责董卓,从这一点上就看得出献帝比少帝要强上许多,这才有这所谓衣带诏除曹操的事情,可是无论经过多少事情,曹操始终不曾称帝,但是臣想请问陛下,若是陛下处在当年曹操的位置上,陛下会如何做?!”

苏宁突然来了一个反问,把李二陛下问的一愣,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面色阴晴不定,过了不少时候,李二陛下的面色缓和了,叹道:“若是我,定然会逼迫献帝禅位,自己称帝。”

苏宁说道:“所以臣才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至于他是否是一个汉臣,至少,他在汉献帝对他起了杀心并付诸行动之前,还是一个汉臣,臣以为,到了曹操的这个地步,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称帝要么还政,还政之举,历史上又有几次?称帝之举倒是常见,但是曹操既没有称帝也没有还政,而是用一个魏王的称号逝世,臣以为,这就是曹操最后的忠心了。”

李二陛下皱着眉头深思了好一会儿,最后无奈的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没有办法反驳,算了,正如你所说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你对这些事情看得很透彻啊!这一点,我不如你。”

苏宁说道:“陛下过誉,臣只是阅览到关于这段历史的史书时,才有了这样的想法,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写一本天下人都能看的书,这里面也不都是正史,也有臣的虚构,所以,切不可拿它当史书看,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供民间娱乐谈论,臣称之为小说。”

“小说?”李二陛下想了一下:“先秦诸子百家里面似乎也有一家小说家,都是些道听途说,自纂成书之辈,你是想用这种方式复兴小说家?”

苏宁摇头到:“并不是这样,小说家是否存在对于大唐而言无甚用处,只不过臣以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写书可以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现在的书大多数都是晦涩难懂的学问,可供百姓茶余饭后娱乐的书籍几乎没有,让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人去学习子曰诗云,那简直是难比登天,但是若是说些故事,听些故事,却是简单的多了。”

李二陛下笑道:“其他的先不说,读书数月当真是大有长进,跟着药师也学到不少谋略,这本书里面就给用上了,很多章节看得我也是心潮澎湃,忍不住回想起当年征战沙场的日子,这些故事读起来使人感到趣味盎然,忍不住就要继续读下去,比之儒家经典晦涩难懂,倒还真的是强上太多了。”

这不就是意义之所在吗?

苏宁离开之后,李二陛下看着眼前的书稿,嘴角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容:“拿我和曹操作比较?也只有你敢这样问吧?但是,怎么就听得那么舒服呢?曹操有唯才是举令,打压世家,而我……看来,你还真是在做准备啊,五年之后,你又能做到哪一步呢?小子,别让我失望啊……我是曹操,你是何人?郭嘉?还是司马懿?亦或是贾诩?”(。。)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