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o年代的中国,在杨锐的感官里,与2ooo年后的韩国很像媒体的力量异常的巨大,轻易就能捧红一个人,轻易就能踩死一个人,没什么道理可讲
短短的十年间,中国涌起的名人不知道有多少,被踩死的名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温州的八大王,生产电线生产螺丝又或者印刷目录的,却在82年变的举国闻名,臭不可闻,83年的步鑫生被中央列为典型,部级官员想听个报告都要排队,结果险些贫病而亡
杨锐望着上百名记者,以及数倍于其的围观群众,心惊胆战
他不怯场,在做补习老师的年代里,杨锐早就习惯了在众人面前说话
杨锐只是畏惧媒体,以及媒体塑造的未来而已
“贾鑫同志你好,大家好”杨锐一点都没有要高高在上的意思,反而俯下身来,以将就不到一米六的新华社记者手里的话筒
丑鬼低下头来,只会吓傻美女像是杨锐这种帅度,再加上背后的光环,这个态度就很让人觉得高兴了
被记住了名字的贾鑫同志脸上也挂着笑,顺道为杨锐解释说:“杨锐同志你好,我们听说你在美国为中国争光添彩,都很高兴,在场的记者来自不同的媒体,大家都想听你说说在美国的经历”
“哦,好的,那个,要不然,我们到大厅中间去吧,坐下说好了,堵在门口有碍观瞻”杨锐说着,就拖着皮箱往接机大厅的中间走,他的后面其实没什么人了,不过,杨锐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整理思路的他想过国内可能会收到消息,但现在的场面,与他的准备明显不相符
事实上,杨锐也没有考虑到这么长远他在国内的时候,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弄到国际会议的演讲,怎么将pnetbsp;慢吞吞的走到大厅中央,杨锐整了整衣服,向四周环视一周,笑道:“好多人,我该说点什么?”
“我们一人一个问题怎么样?”有人自的组织了起来
记者们纷纷说好,然后开始排队
杨锐心里腹诽:少说上百人呢,一人一个问题问到猴年马月去?
然而,面对无冕之王们,杨锐决定还是乖巧一些
他要是真的拿到了诺贝尔奖,百多个记者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就当是玩真三国无双一样平趟即可看看中国拿到了诺贝尔奖的几个人,尤其是拿到了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几乎没什么媒体会窜上去诋毁,换另一个人谈场夕阳青春恋,非得被骂成
国内记者是只看奖项不看成果的,水平比领导还低端,杨锐安静的等人家排好队,然后一个个的询问
趁此时机,杨锐自脑海中挑选了一批微信鸡汤,特别是各色语录
不像是美国人喜欢听故事,中国人似乎更喜欢听总结
心灵鸡汤到了中国,基本上就被熬成了总结鸡汤,就好比一锅足够一家人吃的饱饱的鸡汤,被熬成了一人一碗的鸡汤中药,足够一家人吃的腻腻的
不过,8o年代的中国缺少肉类,腻一点的鸡汤说不定更受欢迎
杨锐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见记者们准备停当,开始问
开头是没什么营养的询问,杨锐简单的阐述了自己在美国的工作以后,记者们的问题果然开始飘忽起来
就听有记者问:“杨锐先生,您是怎么样在2o岁的年纪,做出目前的成就的”
杨锐很怀疑这是一个陷阱,中国人面对中国媒体,不到死的一刻,哪里敢说自己有什么成就啊
不管对方的目的如何,杨锐立即打点好精神,在脑海中翻开各色语录,找了个差不多合适的答道:“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面对压力,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力量……”
记者们听的有点愣,这个话的味道有点奇特啊,是美国带回来的特产语言?
不等其他人回味,下一名记者迫不及待的问道:“杨锐先生,我看了你的专访,说的非常漂亮,恩,你现在的回答也很棒,这是你从学校里学来的吗?北大会教你们如何应对媒体吗?”
杨锐本能的认为还是陷阱,这样的问答进行下去,岂不是又要进入无休止的教育评论环节了?
杨锐保持着温和的笑容,迅拟定回答道:“我从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
杨锐深情满满的道:“正因为如此,我们珍视每一次机会,不管是做学习、考试,还是做实验,又或者参加专访,被媒体采访……都是如此”
他的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一些笑容,同时也让更多的记者迷茫了
要说他言不达意,那肯定不是,但要说回答的完善,那肯定也不是
记者们也说不清杨锐的回答怪在哪里,又或者好是不好,总而言之,他们是得到了答案,赶上了热潮
在你催我敢的氛围里,杨锐一口气灌出去了数十碗鸡汤,把所有人都灌的饱饱的,才施施然的离去
只在大厅里留下一群记者,满脸怪异的交流:
“这个报道怎么写啊”
“感觉说的挺好,就是不太连贯啊”
“我是觉得太多了,要不然,咱也写系列报道?”
“你傻呀,这里多少家媒体了?不等你的系列报道写到第二篇,所有内容都用完了,你信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