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节:西夏的情况(1 / 2)

公元一零三八年,宋仁宗宝元元年,元昊称帝建国,凭借着各个方面的优势和宋朝对峙至今。

西夏境内北有阴山与狼山,西有贺兰山,西南有祁连山,东南有六盘山,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直贯其中,首都兴庆府(今银川市)更是依山带河,形势雄固,至于靠近宋朝边境的横山延袤千里,其城垒皆控险,足以守御宋朝攻击。不仅如此,西夏境内的河西走廊和黄河河套的一些地区,如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及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州(今宁夏宁武西南)等地,宜农宜牧,水利素称发达。为西夏的粮仓和良马的产地,是西夏赖以立国重要经济区域之一。

而王诩刚刚夺取的川耳金部便是西夏在青唐布置的一颗重要棋子,是其扼守河西走廊的鹰犬。

除了地理地势,更让王诩感到不可思议的便是,西夏的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李元昊时创建蕃学,而今时在位的李乾顺创建“国学”(汉学),培养了一大批维护统治的人才。

由于西夏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组成不仅有主要的党项羌人,还有汉人、吐蕃人、回纥人、鞑靼等,所以西夏统治者为了稳定国家,对外采取战争外交两手策略,依附辽国,进攻大宋。时战时和,反复无常。对内则是王诩万万没想到的也是仁多家族等保守贵族极力反对的积极推行儒家学说的汉化政策。

李元昊立国之初,便深受大宋影响,模仿宋朝官制设二十四司、制定文武两班。皇帝之下设有中书管理行政,枢密管理军事,三司(户部、度支、盐铁)管理财政。御史台管理监察弹劾。开封府(借用宋首都开封地方政府之名,实指管理西夏首都兴庆府衙门)。翊卫司(相当于宋朝的殿前司)管宿卫、戍守及侍卫扈从,官计司管官吏人事调动和补阙。受纳司管仓储保管和收支。农田司管农田水利和粮食平粜事务。群牧司管马匹饲养、繁殖和交换等。飞龙院管御马供养等。磨勘司管官吏考察和升降。文思院管供御仪物及服饰制造。蕃学与汉学是党项贵族子弟及汉官子弟学习文化的教育机关。其任务是为西夏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材。

中央官职,自中书令、枢密使、御史中丞、侍中、太尉以下,都可

由党项人和汉人担任。在中央机构的官职,除了有如上述的汉官名称。还有党项语名称。

如宁令、谟宁令、丁卢等等。

李元昊又将地方机构分为州、县两级。州设刺史通判,县设县令等官。

同时还参照吐蕃官制设制监军司,并结合本国国情设立官职;采用一套官职,蕃、汉两种官称;中央机构中元昊任命了十二人,仍以汉人为主其中汉占其七,蕃占其五;但唯有一点不让汉人沾边的便是从中央到地方凡主兵马者均为党项人。西夏统治者自李元昊起就认识到军事的重要性,把军队当做他们的命根子。

王诩听着。了解到了西夏虽效仿大宋设立官职制度,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很不一样,比如中书令在宋朝很少授予,形同虚设,只是赠予,并无实权。而西夏的中书令却有实实在在的权力。但权力位于宰相之下。而被王诩欣赏的改变则是宋朝实行官、职、差遣的分离,西夏则完全摒弃了这种混乱的制度。但是宋朝官员享有优厚的俸禄,西夏虽有俸禄,但并不优厚。

仁多楚清所说的,让王诩最感兴趣,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西夏的兵制和现如今的军队大致的部属情况。

西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带有氏族血缘色彩的部落兵制。这是一种征兵制。这种兵制的特点是以部落为单位,一个部落就是一支武装力量。征兵时以帐(一家为一帐。相当于一户)为单位派征。大体上男年满十五岁叫做成丁。要服兵役。每两丁征取一人为“正军”,每四丁中抽两人随军服杂役。叫做“负担”,一个负担叫做“一抄”。每个正军需用二个“负担”。由“正军”与“负担”共同组成的“抄”,是军事组织的最小单位。所征之兵由各部落首领管带,各将部落之兵,谓之一溜。

王诩听到这里,也对郭景修所言的西夏人难以施行战阵有了更进一步的印证,都是以部落为单位,而非是以国家,自然难以拧成一团。

西夏军队的装备,规定凡属“正军”,配给“长生”马、骆驼各一匹,死了要赔偿;团练使以上:配给帐一幅,马鞍一副,箭五百枝、马一匹,骆驼五匹。此外,还发给“旗、鼓、枪、剑、棍、棒、粆袋、披毡、浑脱(水上交通工具)、背索、鍬、镢、斤、斧、箭牌,铁爪篱等兵器和军需品;刺史以下:无旗鼓,每人骆驼一匹,箭三百支,兵三人。无帐幕,住在用木架支撑覆盖着毛织物的“幕梁”之中。一般士兵规定三人住一“幕梁”。

除了组织由党项羌组成的“族内兵”之外,还增加了“族外兵”。所谓“族外兵”,指的在被俘掳的汉人中挑选勇敢善战者组成军队,取名为“撞令郎”,让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这样可以减少党项军队的伤亡,说白了也就是炮灰。

同时李元昊为了便于对军队的管理和调遣,仿照宋朝“厢”、“军”的设置。以黄河为界,将全国划分为左、右两厢,共设立十二个监军司,各立军名,规定驻地。

“王签判,除了你地图上依旧绘制的五个军司之外,还有七个军司。”仁多楚清说着,用手指在地图上指给王诩看。

王诩立刻找来笔墨,绘制在地图上。

隶属于左厢神勇军司——驻夏州弥陀洞(今陕西榆林县东南);祥祐军司——驻石州(今陕西米脂西北的石州);嘉宁军司——驻宥州(今陕西靖边县东);静塞军司——驻韦州(即威州,今宁夏同心县境);西寿保泰军司——驻柔狼山北会州(兰州南面的定西城)。

隶属于右厢卓罗和南军司——驻卓罗城(兰州黄河北岸喀罗川侧);朝顺军司——驻贺兰山区克夷门(今天都山);甘州甘肃军司——驻甘州(今甘肃张掖市);瓜州西平军司——驻瓜州(今甘肃敦煌);黑水镇燕军司——驻黑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白马强镇军司——驻娄博贝(即宁夏盐池县北)。黑山威福军司——驻汉居延故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

每个监军司都设有都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员,由中央任命党

项贵族充任。监军使之下设有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等官,分别由党项人或汉人充任。

西夏军队总数为五十余万人,其兵力的具体部署大体上是这样:以首都兴庆府为中心,面向四周邻国:自河北到午腊蒻山驻兵七万万以防辽;自河南洪州(今陕西省靖边县南)白豹、安(西安州)、盐州、罗落、天都山、惟精山一带驻兵五万万,防备宋朝的环、庆、镇戎、原县的军队;左厢宥州路五万人,防备宋朝的鄜、延、麟、府;这两地是专一防宋的。右厢甘州路驻军三万人。专防吐蕃、回纥。以兴庆府为中心。西北至贺兰山南至灵州,各驻军五至七万人。即贺兰山五万,灵州五万,兴庆府七万。从而形成了一条三角线的防御。这是西夏兵力部署的重点。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