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出苗儿
柳苗坐堂没几天清河镇就传开了,柳家医馆有个漂亮的女大夫,医术好人又好,就是有一点儿——诊费收的高。
当然,这也是个别人传的。
清河镇这地方庄户人家多,大多没有多少银钱,方圆百里内又只有这么一家医馆,柳苗收诊费那也是看人下菜碟的。
镇上一位穿着破烂的母亲给孩子看病,柳苗就没收一份银子的诊费,就是那药费小安都是半买半送的。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但柳苗坐堂第一天收了人家十两银子诊费的事儿太过惊世骇俗,一时间倒是在清河镇传的沸沸扬扬。
柳苗也不在意,曲老头第二天就上门说那方子有效,还送了柳苗两只老母鸡来,说是给她补身子用。
柳苗当时就怀疑老头是不是背地里调查过她,不想收老头的礼,结果老头二话不说留下老母鸡就走了。柳苗无奈,只好告诉小安收了,最后干脆中午在后院给炖了,还放了一些药材做成了补身体的药膳。做好了后柳苗让小安给老两口送去了一只鸡。
这些都是小事儿,随着柳苗开始在柳家医馆坐堂,渐渐的开始赢得大家的好感。
做大夫的,在啥年月都是招人尊敬的职业,当然,那前提是你得有医德。柳苗是个和善的性子,给人治病都是本着治好的原则,即使有不确定的病也不妄下断言,一时间在医馆坐堂也是顺风顺水。
柳苗粗略算了一下,坐堂大夫一天可不少赚啊,累是累了点,可刨去最初赚的曲家那十两银子,柳苗每天都有几钱银子的进账,好的时候甚至能赚到一两银子。这还是她在好多穷人不收诊费的前提下。
这不过七八天的收益,不算曲家的那十两银子,就有五两多银子,柳苗有点儿不敢相信。
不过冷静下来柳苗也就想明白了,这清河镇就这么一家医馆,最近一个多月来都没有坐堂大夫,如今她刚接手病人多些也正常。
再者,柳苗不得不承认,作为女大夫,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些浑水摸鱼的“病人”。当然,遇到这种“病人”柳苗收银子没手软就是了,还借口给他们治病卖了好多黄连出去。黄连那东西味苦价高。正好给那些不正经的人去去火,对此柳苗一点儿压力都没有。
小安整日里跟在柳苗身边,小心伺候认真学习。柳苗发现他是一个很有天赋的孩子,再加上基础牢固,病人少的时候柳苗干脆让小安诊治。到时候她再把关,就这样师徒两人倒也默契。
“小安今天没啥病人,我想早点儿回去。”外面天色有点儿阴沉,柳苗记得家里窗户开着,就想早点儿回家。
“师傅我让老陈送你。”老陈是柳家的下人,平日里也不在医馆。只是早晚负责接送柳苗。
柳苗点点头,也没客气。“我先去买点儿东西,一会儿怕是要下雨。干脆今天先关门吧。”后院的药材中午就收好了,这下雨天的也不能有啥病人,又不是赶上赶集啥的,病人估计应该没有了。
“好了师傅,你先去买东西。我让老陈在镇口那等您。”小安答应了一声,就拿门板去关门。这个时代没有卷帘门。关门都是用一个一个的长门板挡住的,所以晚上打烊也叫关板。
柳苗抬头看天,估计一时半会儿这雨也下不起来,就起身去了粮食铺子。家里的米、面啥的也没多少了,柳苗准备采购一些。
家里眼下就她一个人,柳苗虽说手里有了银钱,却也不敢乱花,买了十斤大米花了一百个大钱,又买了二斤红小豆,这东西补血,又花了二十四文钱。这个季节家里没啥好吃的,柳苗就又买了二斤绿豆一斤黄豆准备生豆芽吃。在粮食铺子一共就花了一百六十文钱。
唉,这银钱真是不抗花啊。
柳苗就想着得赶紧想个法子多赚钱才是。
眼下玉米和瓜子倒是种下了,不过等那东西开始收益还得等半年,这半年该想点儿别的什么出路才是。
卖肉的小贩正在收拾摊子,看到柳苗过来就道:“夫人您看要不要买点儿肉,我便宜点儿算您。这眼瞅着要下雨了,都便宜了。”这个时代没有冰箱,小贩卖肉也不容易,眼瞅着要下雨就想多卖出去一些。
“猪肉多少钱一斤?”家里也没啥菜,这个时代的猪肉没有瘦肉精,柳苗就停住了脚步。
“十八文钱一斤,夫人您要多少?多买我还能给您便宜点儿。”猪肉平日里卖二十文钱一斤,虽然只便宜了两文钱,可也不少了。
“我买几斤瘦肉,你给我再便宜点儿吧。”庄户人家平日里难得吃回肉,都稀罕买了肥肉回去吃大肉片,瘦肉相对的就不好卖。不过柳苗可不是古人,她可不喜欢吃那些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