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岳此人,在历史上,也是个有名的人物,在抗日战场上,打出了赫赫威名,其中,最著名的两次战役,一是长沙保卫战,二是万家岭大捷,几乎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部队,被日军惧称为“长沙之虎”,驻守湘鄂一带,成为日军最大的忧患。
顾祝同庆幸自己,能从这个乱糟糟的局势之中,脱身而去,总算没有名誉扫地,保存几分颜面,对于薛岳接任自己的指挥权,自然是万分的欢迎,在薛岳到达遵义之后,移交进行得顺利而迅速,顾祝同毫不保留。
顾祝同走了,回重庆去了,他庆幸自己能脱身,薛岳来了,到了几乎一团糟的遵义前线,这里,已经能听到日军攻打息烽的“隆隆”炮声,他为自己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而兴奋不已,两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无非是结果不一样罢了。
蒋委员长忙着调集大批部队,赶去黔北,堵截日军北进的势头,薛岳忙着整顿部队,在遵义一带,重新组织防线,在桂北马山的唐秋离,也忙着组织南宁战役,中央军和**师部队,各忙各的,互不干扰。
可面临的战局不一样,在黔北,中央军主守,尽显被动,日军主攻,疯狂的势头不减,在桂南,**师部队迅即往南宁方向推进,日军急速后撤,以摆脱被围歼的命运,实际上,南方的对日战场,围绕着重庆和南宁,分为互不统属,又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唐秋离计划的这次南宁战役,应该是都匀战役的翻版,以包围、歼灭北进都匀救援山下奉文第十五军的十余万日军,收复南宁、雷州半岛以及桂南地区,控制北部湾为战役目的,日军北援兵团退得迅速,两翼迂回部队,来不及布置口袋。
根据敌情变化,马朝阳兵团,从马山方向南下,尾追、压迫日军集中在南宁一线,为部队聚歼此股日军,创造条件,八月五日,唐秋离指挥部队,进抵武鸣,两翼迂回部队,也分别到达了南宁外围,一个对南宁包围的趋势,初步形成。
南宁的十余万日军,一旦遭到攻击,进攻重庆的寺内寿一,将要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是置南宁日军被包围于不顾,坚决攻击重庆,二是派大批兵力回援南宁,兵力少了还不行,日军对重庆方向的攻击,必然会减弱,也是给在遵义一线防守的中央军,减轻了压力。
从黔北到桂南,几百公里的路途,日军回援部队,没有十几天时间,无法到达,在都匀以西的八个旅部队,从日军回援部队侧翼出击,这部分日军,又是一盘送到嘴边的肥肉,所以,这次战役,唐秋离可谓是占尽了主动。
吸引日军回援南宁,减轻中央军压力亦可,围点打援或者是围歼固守南宁的日军也行,至于如何打法,根据战场形势而定,马朝阳的意见,倾向于歼灭南宁的十余万日军,但唐秋离却不同意。
以马朝阳兵团十余万兵力,对固守坚城的十几万日军,兵力不占优势,即使是打下南宁,部队的伤亡也会很大,如果是在中途伏击回援南宁的日军,这些顾虑就不存在了,因此,唐秋离最后的决定是,对南宁围而不攻,看寺内寿一的反应,再做具体部署。
马朝阳满心不情愿,他怕这次战役再泡汤,从广州跑到桂北,又从桂北跑到桂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仗没捞着打,不但他自己心里憋屈,底下的团、旅长们,还有情绪高涨的战士们,也会牢骚满腹,这兵以后就不好带了。
唐秋离岂不知道马朝阳的心思,当他再次拿战士们说事儿的时候,唐秋离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马司令,我看不是各级军官和战士们有意见,而是你马司令满肚子牢骚吧?按照原定的计划执行吧,南宁战役打好了,会让你吃不下,到时候,还会有其他兵团的部队参加,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
马朝阳见说不动师长,也就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战役的准备工作,第二天,唐秋离接到了,带领部队追歼日军第十五军残兵的常风的电报,战斗不大顺利,日军分散突围,钻进黔南的大山和丛林之中,极为不易寻找。
而且,以大部队进行类似的任务,效果不理想,战士们是伤亡也会增加,因此,常风建议,与其把四个旅五万多部队,投入到丛山峻岭之中,与日军残兵纠缠,不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楚天的特战支队**完成,部队可投入到南宁战场,增加对日军的兵力优势。
唐秋离思考良久,给楚天下达命令,直属兵团第九、第十旅,冯继武兵团第八、第九旅,立即脱离战斗南下,参加南宁战役,如此一来,唐秋离就在南宁周边,聚集了二十三万部队,形成了对日军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
()
[一起品小说 请记住www.17pxs.com 手机版访问 m.17pxs.com 无弹窗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