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公社例会(1 / 2)

公元一九六八年二月十二日,星期一。多川公社1968年新年后第二次公社领导例会开始了。

多川公社社长殷兆盟主持会议。

“同志们,今天是正月十四,过了明天,年就算是过完了。俗话说,新年新气象。今天,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今年多川工作方向问题,二是姚社长到多川已经三个多月了,今年大家的工作安排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议一下。这样吧,我们一项项的来,先讨论一下今年的工作想法。”

本来还算热烈的会场上出现了一阵冷场,去年公社几项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在全县都是靠后的,大家脸上都有些无光。现在让大家立即拿出新思路还真是有些困难,有主意去年也都拿出来了。

姚华新来之人,韬光养晦是他的一直以来的策略,肯定也是谨言慎行的。

“都没有想法?”殷兆盟敲敲桌子冷笑道:“同志们,党安排我们到这个位置,可不是让我们吃干饭的。无论如何,今年我希望我们公社的生产情况要有所提高。这就像上级领导发出了攻击的命令,不管如何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完成它。”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我们要学习大寨精神,大修水利。我们是山区公社,山多地少,要改变面貌,必须大修水利。”排名最后的副社长彭思诚率先发言。

这是惯例了,没人说话,就按排名,从后向前发言,彭思诚也就不等点名了。

“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我觉得我们应该组织全公社的全体社员,组织一场大会战,学习大寨精神,向高山要土地,修梯田,修水利。这样自然就能够提高农业生产量,完成上级给我们的任务。”公社副社长王鹏程慷慨激昂地宣称。

“修梯田的事情要放一下,我们公社的现状是水利的利用不足,现有土地缺水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新开梯田供水更是不可能。”一副老农形状的刘逸凡首先否定了王鹏程修梯田的建议,然后接着说:“其实水在我们公社并不少,可土地还是大量缺水,每年都有大量的水白白流到长江。所以,大修水利是必要的,我建议向县里申请经费,彻底改变公社土地缺水的现状。”

“年前我到公社各个小队调查时也发现,缺水现象在公社大部分地方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也赞成大修水利。”姚华接着发言:“不过,我也发现水利分布在公社是不平衡的,部分小队因为地处平原或靠近河流,缺水现象不是那样明显。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们可以在这些不是很缺水的地方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发展些其它产业,改善人民生活。”

“老姚刚来,可能还不是很了解我们多川。”刘逸凡笑着插嘴:“我们多川每年完成国家粮食上交计划都非常困难,想开发其它产业只怕是非常困难。现在做什么不需要土地?可土地我们主要要用来解决全国六亿人口的吃粮问题。不是我们不想开发其它产业,而是我们首先得解决肚子问题。肚子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考虑其它问题。我也知道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能多挣一点钱。可这必须在解决上交粮食和农民口粮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钱并不能饱肚子啊。”

姚华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的能力在多川还没得到验证,现在说得太多没有实际作用。回头用事实说话好了,事实胜于雄辩。

殷兆盟最后总结:“看来大家都赞成大修水利,今年我们公社的重点工作就是兴修水利。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水利怎么个修法。”

到了这里,大家的意见就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兴修水利需要材料、需要人力。整个公社因为水源分布情况和各大队、小队财力不同,这个出人出钱情况就千差万别。

人力还好说,到时候大家肯定是要一起上的,财力各小队差别就大了。这个问题在公社例会上完全没法解决。除非所有费用由上级拨付,这个又肯定是不可能的。

加入书签